第108章

梁州都督张敬忠坐拥十万精兵,于梁州自立为王,称梁州王。山南西道一叛乱,京畿道驻防便全线告急,两道边界百姓纷纷弃地流亡,一时间无数村舍空置,流民激增。

四月,己巳。

原本由天子点守襄州的襄州都督赵祈钺倒戈。

赵祈钺领山南东道投靠梁州王,甘愿伏低做小,受封襄郡王。

庚午,河东道方节度使方玉恪反叛,在蒲州响应欧阳宇,两人同仇敌忾,势要将安阳王诛灭。

期间,所有世家噤声,未作表态。

世家只求自保,其他州郡长官却不能作壁上观。

魏州都督谢丞涯与兄长谢静安性格相仿,两人温吞软弱,张敬忠一封名帖过来,便不打自降,做了梁州王的拥趸。

有人降了,自然也就有人气节如竹。

黔州都督元贞领黔中道节度使,手下私兵只有三千,却严词拒绝了梁州王的拉拢,一心只为端朝社稷。为防梁州王报复,元贞在求京城派兵无果之后,只得开始临时征兵,严守陇右道各处。

元贞这样的忠臣不在少数,蒲州刺史方玉恪,鄯州都督匡武川先后开始征兵,随时准备入京勤王。

然而,元贞与方玉恪同欧阳宇所说的勤王还不太一样,他们忠的是端朝赵家,而不仅仅是如今坐在龙椅之上的帝王。

也就是说,他们只要端朝社稷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并不在乎那龙椅之上是谁。

与此同时,益州都督杨守山并广州刺史范玉生和欧阳宇达成协议,共同以清君侧谓目的,谋划大业。

至此,整个端朝十五道,四分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