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海听懂他的意思,从导演角度进行补充:“有道理。灯光都是从上往下,烛光更多是侧面光源,不会有强光也没有通亮,你说的压抑感自然就到位了。”

灯光组长轻声打断:“我有个问题。烛光的光线毕竟有限,如果都用烛光,上镜可能连演员的脸都看不清,漆黑一片,这会不会本末倒置?”

双柚顺嘴说:“那要不然就从窗户外面打光,外面用灯光,室内用烛光,还是烛光为主,光线不够再用灯光来补。”

灯光组长被说服,点了点头,看向吴正海。

吴正海:“行,打光板全撤走。”

正好这时买蜡烛的人也回来了,吴正海吩咐副导演让大家把蜡烛摆上,先用全烛光拍一场看看效果。

开拍前,地面摆满了蜡烛,吴正海先让苏应归和江镜先就位,到定点位置坐好,随后亲自掌镜,通过镜头看现场的光线,再适当做出调整。

“穆放的右脸太暗了,来个人端着蜡烛站他旁边去。”

“一根蜡烛打发叫花子啊,端一盘,上面摆十根!”

“小伙子你入镜了,往左挪挪,再往前走两步,手举高点,对,行了,保持,别动!”

吴正海坚持这场自己掌镜,副导演伸出手,开始喊全场倒计时。

双柚回到监视器前坐好,倒计时结束,画面传到监视器上。

效果比预料中还要好。演员脸上甚至能看见烛光摇曳的影子,画面呈现出油画感,将高级和真实还原完全融合在一起。

这场戏一次过,吴正海放下摄像机,就连苏应归和江镜都迫不及待走过来看回放。

江镜:“太棒了这质感,原来我在烛光里这么帅。”

苏应归:“感觉对了。”

吴正海大笑:“行,以后夜戏都用烛光。”

副导演问:“室外戏怎么办?”

吴正海:“用火把,用灯笼,古代人用什么光,我们戏里就用什么光!”

双柚的情绪被大家感染,看见戏能呈现出这么好的效果,她也与有荣焉,难得大方放话:“批了,以后剧组的蜡烛火把灯笼全管够。”

大难题得到解决,吴正海看双柚都顺眼不少,好奇地问:“你还有两下子,用蜡烛这个点子你怎么想到的?”

双柚一怔,随后笑了笑,说:“也没刻意想,我以前寒暑假都在山里跟我爷爷一起住,老爷子喜欢古代的氛围,晚上练字都点蜡烛不用电灯。”

吴正海知道双柚是双恭石的孙女,他平日里也练书法,听双柚这么一说,对老人家肃然起敬。

“双老先生是个生活艺术家。”

双柚只笑不说话,算是替爷爷接下了这句夸奖。

拍摄还要继续,就着刚才摆好的蜡烛继续拍下一场。

化妆师上前给苏应归和江镜补了妆,江镜的站位在门口,苏应归还要去塌上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