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么敏感的时期,宋禾却愿意亲近他们,跟他们平等相处,这让几人慢慢把她当成自家子侄看待。

正如宋禾一开始所想,一个人到底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他们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另一边,宋禾急忙跑到幼儿园门口时,小杨也正好在幼儿园门口。

他满头都是汗:“宋禾,有你家的信,但不是写你的名儿。”

宋禾在这瞬间眼睛都亮了:“不是我的名儿就好。”

她赶紧接过信,看到信封上写着“李建华”三个字,又摸到了一本薄薄的书时,心中蓦地便松了口气。

真好!

宋禾先将信件收好,来到广播站,赶着时间播放广播。

读完几篇稿子后,她准确调到930千周的新闻频道。

一段沉稳的男声从广播中传了出来,仿若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将人身上燥热吹散。

宋禾打开信封,里头不但有回信,还有这期的《少年文艺》以及支票。

回信她没看,翻开《少年文艺》,确认一眼狗娃子确实上榜后,便把所有东西又塞回信封中,然后用糊糊封好信口。

这个《少年文艺》可是全国性的期刊,说起来比宋禾常常投稿的源阳市报逼格还更高些。

十二点四十分,播完广播后,宋禾背着小包,骑着自行车去往李家村。

公社前几年修路是全面修路,不但修了到县城的路,就连各个村子到公社的路都修了一遍。

所以公社去往李家村的路程稍微缩减了一些。

若是赶马车的话,二十分钟左右便能到。如果是像宋禾这样骑自行车,十四五分钟就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