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

一月下旬,天寒地冻,京市已经被积雪覆盖裹上一层雪白的银装。</p>

临近过年,市民们张罗着年货,手里不是糕点瓜果就是花生糖果,再买上一两柄鞭炮和一副对联回家去,热闹又喜庆。</p>

除了吉庆街的一处筒子楼。</p>

筒子楼下围了不少人,看热闹的,劝架的,男女老少都涌了出来,甚至惊动了公安。</p>

苏茵和贺刚匆匆赶来,现场已经有另外几家报社的记者,拿着照相机咖嚓地拍着。</p>

抬头往楼上一看,苏茵惊了一瞬。</p>

筒子楼四楼的阳台上坐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双脚悬空,因为阳台极窄,也没法支撑身体,整个人一副摇摇欲坠的模样,看起来随时会从四楼掉下来。</p>

而她身旁两米远的走廊上站着一个男人,正怒骂着她,嘴里不干不净,脸上怒气横生。</p>

来的两个公安同志,其中一个留在楼下观察情况,另一道橄榄绿的身影已经穿过楼道,爬上了四楼,正和这一男一女交涉。</p>

周围的议论声不断,苏茵听了一耳朵,大概知道两人是两口子,便冲旁边的大妈打听一句,才得知具体情况。</p>

“他们两口子经常吵架打架,天天没个消停的”大妈住在筒子楼一楼,今儿刚买了年货回家张罗着过年的事儿,听到外头有动静忙跑出来看,就见到四楼的赵强和李秀娟两口子大打出手,边打还边互相咒骂。</p>

那叫一个热闹啊,她劝了两句又回家抓了把瓜子出来,边磕瓜子边继续劝。</p>

后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两人被邻居们拽开,一个头发掉了一撮,青丝散落在地面,一个脸上有好几道抓痕,看着颇为狼狈。</p>

两人被分开后仍旧骂骂咧咧,蹬腿要打架,周围人不停地劝,最后混乱中,李秀娟竟然是不知怎地就翻上阳台了,嚷嚷着不活了。</p>

这一出,把公安和妇女办的人都惊动来了。</p>

不光如此,大妈看见好几个带着照相机的记者也来了,和苏茵说话的功夫突然想起来这是记者,还悄摸理了理衣裳,捋了捋头发。</p>

贺刚拿着照相机随手拍了两张,苏茵在记稿本上刷刷地写,又打听两句一人的情况,就听到楼上公安同志的呵斥声。</p>

“你们两口子屋里事闹成啥样了你不准再骂了,你快下来”</p>

一天天管这种家长里屁倒灶的事儿,公安同志心烦哪。</p>

李秀娟本就是做做样子,这会儿便也借坡下驴,颤颤巍巍翻过阳台落到地面。</p>

热闹散去,众人还恋恋不舍地多看几眼,剩下几家报社的记者凑过去采访几句,便也各自离开。</p>

苏茵和贺刚走在后头,既然危机已经解除倒也放松下来,看着面前正被街道妇女办主任批评的男人,刚刚蛮横的架势荡然无存,在气势汹汹的妇女主任面前还挺老实。</p>

李秀娟正梳着头发,眼珠子一转朝着她男人的方向嗤笑一声,转眼看见京市日报的记者便来了精神。</p>

趁着</p>

公安同志教育完,自己男人正在被妇女主任教育的空档,把苏茵给拽到了角落,一副要爆料架势。</p>

“记者同志,我日子苦啊。”</p>

开口就是这么一句,苏茵原本以为要收工回报社了,这会儿又来了精神“李同志,怎么了”</p>

“你是不知道,我男人和我们楼下的寡妇不清不楚的,你们报纸能不能给他们登出去”</p>

苏茵“”</p>

听着这事儿,苏茵回头看一眼正接受教育的赵强,又看了看正激情诉苦的李秀娟,她脸上倒不见悲伤,说起自己丈夫的八卦来甚至眉飞色舞,还一个劲儿催促自己。</p>

“记者同志,你快写啊,都写下来。”</p>

苏茵收起笔记本,这种家庭新闻确实登不了报,她指了指那头的妇女主任“你找刘主任帮忙看看,我们报纸报不了这种事。”</p>

报纸版面珍贵,自然不会轻易给家庭八卦。</p>

她还觉得李秀娟有些奇怪,像在说别人的家长里短似的。</p>

和贺刚收拾好离开,两人走出吉庆街时还谈起这两口子。</p>

贺刚感慨“这两人打架真是不得了,听说隔二差五打,公安和妇女主任都累了,不想来了,净折腾人。”</p>

“我总觉得他们有点怪。”苏茵若有所思。</p>

两人刚走出吉庆街没几步,却听到身后有人叫着记者同志。</p>

回头一看,竟然是赵强追了出来。</p>

“记者同志,你们这就采访完了”赵强紧赶慢赶追出来,一副要申冤的架势,“我可有话要说啊。”</p>

贺刚和苏茵面面相觑,就听他说道。</p>

“我那媳妇儿是个不知道检点的,跟隔壁街的鳏夫有一腿你们快写,写到报纸上去,让他们丢人”</p>

贺刚“”</p>

苏茵“”</p>

匆匆打发了赵强回到报社,杨友卉叫两个同事神色有异,以为真出大事了。</p>

“怎么了不会真跳楼了吧”</p>

贺刚把照相机放回原处,摇了摇头“两口子</p>

打架呢,吓唬人的。”</p>

苏茵放下今天采访到的无用的稿子,拿着搪瓷盅接了水回来,向几个同事说起刚刚遇到的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儿。</p>

“啧啧,这两人把咱们记者当傻子呢”鲁德华听得津津有味。</p>

“是吧。”苏茵捧着搪瓷盅喝了半盅水,这才觉得手脚暖和起来,“我算是看出来了,咱们报社名气越来越大,也有人想拿我们当枪使,当成整治对方的工具。”</p>

回到家里,苏茵在饭桌上和家人闲聊提前这事儿,不禁感慨“我越来越觉得手里这支笔的分量不一样了。一个不慎就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p>

顾承安给媳妇儿夹了块羊肉,仿佛感同身受“那可不,看看经济报怎么对我们厂的,要是咱们后来没查清楚,兴许直接破产了。不过你做得很好了,别想那么多。”</p>

苏建强也宽闺女的心“我发现你们报社算不错的,比其他的强。”</p>

苏茵吃着羊肉,冬日里涮羊肉火锅吃最满足,全身暖融融的,她点点头,被热气腾腾的火锅热出额头上细细密密的汗。</p>

“还得进步呀。”</p>

兴许是发现妈妈兴致不高,小星星被爸爸喂着面条,眼珠子还盯着妈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