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唯一靠谱的解释,就是七号男除了条件不错让小葵得以高看一眼之外,一定还有两把刷子,要么是个相亲老手,很会掌握约会节奏,要么就是很会提供所谓的“情绪价值”,才会让小葵迅速地放下戒心,将他拉入我们的“私人地盘”。

看她兴致不高,于是我决定走出舒适圈,做那个主动打破沉默的人。我说,“哎没事啦,男人而已,下一个更好。”

小葵撑着脑袋摇头苦笑,过了一会儿,好像有些感慨又有些苦恼地问,“苏老师,你觉得我这个人,很差劲吗?”

“没有啊,为什么这么说?”

“那为什么我总是谈恋爱得不到回应呢?”她说,“倒不是说,这个恋爱我非谈不可,我只是觉得,人人都会渴望有一段亲密关系,人人都希望自己得到爱情的回应和认同,每一段恋爱,每一次相亲,我也是认认真真去对待的,为什么别人就不能认真对待我一次呢?是我不配吗?”

说到最后,声音里隐约带上一点潮湿。

第85章

3.

小葵比我晚三年进编辑部,我、非凡和凡姐算是看着她恋爱的全过程。

她和沈不言是同年。新人嘛,总要跑几年热线,自然是背包一上肩,风里来雨里去的。她那会儿就是T恤牛仔裤运动鞋走天下,有点土还有点疯。我们以前年会还放过一段她跟沈不言的工作视频,俩人骑个小电驴,沈不言在前面骑,她在后面拿手机导航指路,一路过坑越坎的,每次一颠簸,他俩就互相指责,又笑又骂。

那会儿小葵有个男朋友,高高大大的,来接过她下班,男生工作不错为人也礼貌,小葵牵着他的手离开时,小姑娘似的一晃一晃,很是幸福。

但很快她就不快乐了。有次跟我们吐露,说男朋友觉得她整天抛头露面的,希望她换个工作。

凡姐一听就皱眉头,问:“他咋不要求你出门把脸罩上?还抛头露面。”

“也不是这种抛头露面了,就是……”小葵很苦恼,但还是竭力为男友挽尊,“他似乎对我们这行不是很了解,所以现在很有落差。”

简言之,他以为小葵做的做新闻,是电视上那种发布会新闻——不是高端论坛,就是五百强企业,要么就是部委发布会,汤小葵穿着西装带着工牌,端端正正坐在座位上,举手点到她时,镜头“唰”地给到她。他能接受这样的“抛头露面”,但不能接受小葵在事故讨薪拆迁这种现场“抛头露面”。

最后惹怒小葵的,是他的一句话——“你天天跟这种人打交道,对以后职业发展能有什么用啊?人往高处走懂不懂,你得接触层次高的人,才是你以后跳槽转型的人脉,天天跟底层人民打交道有什么用,就为人家送你几个烂苹果吗?”

小葵一跃而起,从他嘴边夺下“烂苹果”,说,“烂苹果你不也吃挺香!”遂怒而分手。

她愤愤地跟我们吐槽,我们仨则面面相觑。这事儿咋说呢,虽说她前男友势利了些,吃相难看了些,但人家说的都是大实话。我们比小葵年长几岁,已经看到了这个行业一眼望到的天花板,但小葵还是个满脑子理想的热血女青年,什么“前途”啊“人脉”啊的短板,她看不到,亦或是说,看到了也不在乎。

果然,三年之后,听说她那个前男友,人家都已经当上项目主管了,小葵只是从一线挪到了编辑部,不用风里来雨里去,但仍然是个兢兢业业计件工,编一篇报道挣一份钱那种。至于沈屁屁老师,至今还穿着那换到第五双的同款“踢不烂”,满世界跋山涉水。

我不知道小葵有没有为跟那个男朋友分手而惋惜过,她分手那年是在二十五岁的尾巴尖儿上,拼一年事业,外派学习了半年,回来后积劳成疾,天天跑医院折腾了半年无心恋爱,然后——按照小葵的话说——感觉自己青春期还没过完呢,咵嚓,突然之间,在上一辈人眼里,就从“姑娘芳龄一枝花”的恋爱赛道,直接被轰到了“再拖就要嫁不掉”的相亲赛道去了。

4.

用时下流行的分类法说,小葵是个典型E人。活泼外向爱社交,所以第一个相亲的介绍起,她一点都不排斥这种行为。

但凡姐当时就笃定小葵这相亲成不了——“人相亲都奔着差不多就扯证呢,她还小孩子心性,奔着去交朋友,朋友处的好谈个身心合拍三观一致的恋爱。拜托,走上相亲道路谁跟你谈恋爱,她呀,根本就不适合这条路。”

一号男听说是个文艺男青年,小葵回来大呼不行。问她为啥不行,答曰太虚无缥缈了。话从文艺复兴聊起,小葵硬撑着表示能听下去,结果对方来劲了,一路文艺最后朝着宗教玄学进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