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跟她大哥姜爱国打了声招呼,拉着男人宁文高兴地转身走。

姜爱国抱着闺女瞅着二妹、二妹夫的背影咂舌,“媳妇儿你说说,咱以前咋就觉得二妹日子过的舒坦呢?你瞧瞧,来趟省里俩人供销社都不敢逛,日子怕也是苦巴巴的。"

白梅翻白眼,瞅了眼雪花膏就往篮里扔,没好气的道,“以前咱家过的啥日子?现在咱过的啥日子?你不能拿咱现在跟二妹家比,二妹在镇里算是日子过的舒坦的,搁以前,我也不敢想自个儿能来供销社买买买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别瞧不起二妹夫,说不定过几年他就起来了。”

“嘿,我这不是唠唠嗑嘛,人凭本事吃饭的,跟咱不一样,”姜爱国摸着鼻子讪笑道。

你说他飘了吧?

估摸着是有点儿。

自从他进了钢铁厂谁瞧着不说两句奉承话,听多了,姜爱国就觉得自个儿贼厉害,可世界上厉害的人海了去了,人现在被大环境压着出不了头,但没准过几年,就是他卑躬屈膝跟别人说奉承话了。

果然时不时回家还是有好处的,这不,媳妇儿一棒子就提醒了他,做人得收着尾巴。

姜爱国一早就晓得自个儿是个俗人,有钱的捧钱,有人的捧人,反正就一句话不落人话柄,不随便掉队。

“嘿,媳妇儿,边上有水头颜色顶顶好的风大衣,你喜欢不?咱去买了。”姜爱国讨好地瞅着白梅。

白梅扯住孩子爸蠢蠢欲动的心思,“钱多了烧得慌?刚我瞧了样式,回头我拿闺女的布料自个儿做一身,别白瞎钱票买了。”

姜萌萌的小眼睛晶晶亮,“我也要!”

“成,妈也给你做一声,”白梅笑呵呵,“孩子爸我瞅着你先头捆裤头的皮带坏了,今儿一块买了,我瞅着牛皮子的好,你瞅瞅能不能相中。”

姜爱国摆手不要,“牛皮子好看不经用,直接拿层压皮的,多拿几条,换着用。”

姜萌萌伸出小手戳了戳,“老硬了,会硌腰,爸爸咱家有钱,还是买牛皮子的舒服。”

姜爱国固执己见,“不硌腰,用习惯了就它吧,你们娘俩赶紧选,肉摊那儿,估摸着一会儿人多了抢不着了。”

得,不用姜爱国提醒,白梅就瞅见一大波人冲进门,就朝肉摊跑。

唉呀妈呀,杀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