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说她性子不好,而是说媛媛的眼界,做事风格,办事能力,一般的男同志配不上。”萧书婉跟杨媛姑嫂相处了半个月,越发认同大嫂那句,杨媛是个聪明姑娘的话。

杨文平为她擦干净脚上水珠,倒开始疑惑,他没在家没看见,这姑嫂俩的竟然好到这种地步了?

萧书婉看这傻丈夫,忍不住多说两句,“你妹妹是个眼界大气的人,一般小毛小利都入不了她的眼,她从不计较得失,是因为她会用有限的失换取更大的得。你妈包括你们家所有人都觉得她手松,存不下钱,可你怎么不想想,她拿回了多少东西?”

她靠近杨文平肩膀,“你妹妹真天天穿新衣服,顿顿吃肉了?她靠墙里边放着的衣箱,你一点都不知道?”

萧书婉不信,连她都能瞥见过一回,杨家人会不知道那大衣箱里放了多少好东西?

“你再看看你妹妹的朋友,有一个白混日子的吗?我甚至敢猜,咱们江田市大小厂甚至机关单位,你妹妹都有认识的人。”

“别的不说,你自个想想,大冬天能吃到南方的橘子,你前二十年,怕是味儿都闻过吧。别人拿着钱都买不到,咱家苹果梨橘子各样罐头一满纸箱。妈给咱结婚买喜糖,票都凑不齐,你妹妹哗弄来十斤。”

这么说吧,在农村有两斤糖就能换个媳妇回来。

“一个还没十八的姑娘,敢去省城出差,一点不怵,能认识李明宇,认识我大嫂,你觉得别的女同志能做到吗?”

“你三姐下乡,人生地不熟,你妹妹去一趟,就能给你三姐认个干哥哥,还让以前从不认识的干哥哥为你三姐介绍工作,要是换你,你能办到吗?”

这让杨文平想起那时在酒桌上,跟杨同志说话一套一套的杨媛,要是换成自己,真做不来。

“你妹妹去印刷厂,一没申请二没报告,就那么一个人去了,最后滴酒没沾,还让对方喝尽兴答应帮忙,事情办的漂漂亮亮,别人一次都办不成,她还办了两次。你说,这样的女同志,一般人,配得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