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杨家现在的子子孙孙该有多少。

而且这九个孩子还都养活了,孩子又娶妻生子,孙子大了又成家,杨爸都快五十的人了,最大的小姐前头那个孩子,杨媛该称呼大伯,今年六十五。

一想那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场景,杨媛捂着脑袋觉得头皮发麻。

现在在世的就剩杨爷爷第二个媳妇,住在杨家老宅,当然只是一个称呼名字而已,这房子还是当初杨二奶奶父亲留给她的呢。

杨家老宅是两进小院,虽然建国后曾被收上去统一划分,但当时杨家人多,他们自己都不够住,别说再分给别人,也就作罢,仍归杨家。

杨媛还是被杨妈薅过来,这是她亲哥的喜事,不来实在说不过去。

杨爷爷去世十年了,但他生前喜欢热闹,常常让儿子孙子们过来,乐意看后代兄友弟恭,子孙和睦。满足老父亲愿望,九个孩子也就不时聚聚。

即使老爷子没了,儿孙们仍保留了这个习惯,想过年中秋这样的大日子,杨家所有人都是要去老宅吃饭的。

杨元就是因为过年压岁钱分不公,被人退下台阶,摔了后脑勺,才有今天的杨媛。

除了下乡的外地的,在市里的杨家人齐聚一堂。

“文平,来,到奶奶这来。”

杨奶奶今年七十七,脸上布满皱纹,眼皮松弛耷拉下来盖住一半视线,眼球也不再明亮。额头匝一条抹额,里边白发梳得整整齐齐在脑后挽成发纂,穿的还是宽大斜襟衣服,下边用带子绑着小腿,还有……三寸金莲脚,白色的脚布鼓出来一团。

一个旧时代出来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