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双钗缘 鲜肉豆沙粽 847 字 3个月前

“是,母亲。”清懿顺势起身,又将妹妹也牵了起来,安坐一旁。无论是应谁的意,总归能不吃糕了。

先头那妇人却冷眼望着这边,指桑骂槐道:“要我说,嫁妻娶媳还是当顺应古法,门当户对才是正理,那些个小门小户哪里懂高门的规矩,进了门倒要闹出不少笑话。嘴上说只要安稳度日,只当没有明眼人瞧出他们那趋炎附势的心肝儿呢。”

这番尖酸的话叫人听着刺耳,清殊被点起了无名火,脑子一热就想应她一句,却被一只手按住,旋即是姐姐的低语,“与咱们无关,不许多事。”

清殊这才清醒,她们还是个小孩儿,大人的官司还轮不着她出头,于是便作罢,接着喝茶看戏。

果然,陈氏也被这话激得面红耳赤,她哪里听不出来这是在骂曲雁华,顺带着将她一家子骂了,可她却不敢呛声。

这妇人是曲雁华的大嫂,平国公长子的嫡妻冯氏,也是出身高门的贵女,如今她夫君袭爵,自己也获封诰命,属实是有趾高气昂的资本。

况且,陈氏还怀着想要女儿嫁入国公府的心思,因此更不敢开罪了冯氏。可这番话着实在打她的脸,总不能挨了打还笑着说打得好?

她进退两难,想讨冯氏的好,又拉不下身份,任她平日多巧的一张嘴,现下也踌躇了良久,才干着嗓子道:“大奶奶说的是,我们家两个姑娘自小没在我身边长大,若有不得体的地方开罪了奶奶,我这做母亲的自然要陪不是。”

她先将错推了出去,又低声下气道:“我原先在家里便常听说大奶奶在闺中美名,遍京城也寻不到第二个同夫人这般聪慧知礼的。我们虽小门小户,留在京里的姑娘却也是读了书长大的,该教的规矩没有落下,今个儿登门拜会,实乃真心诚意贺寿,没有攀附的心思。”

那冯氏懒懒听完她一通话,挑眉道:“我在闺中时你竟听说过我?”

陈氏眼一亮,赶紧顺着话头道:“自然听过,当年顺昌伯爵府的冯六姑娘在京里可是出了名的。”她又说了一箩筐的好话,管它假假真真还是道听途说,总之是将冯氏吹捧得心花怒放。

有些知晓内情的夫人心底暗暗发笑,却也不敢说实话来打冯氏的脸。毕竟长幼有序,任她二房的曲雁华多有本事,到底袭爵的还是长房,内宅领头的自然是冯氏。

清殊都快被这彩虹屁听恶心了,只觉丢人万分,她悄悄凑到姐姐耳旁道:“太太读的书不是《女德》,是《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马屁精》。”

清懿莞尔,轻瞪她一眼,“小点声。”

突然,斜侧里传来爽朗的笑声,清殊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只见一位眉目妍丽的中年美妇揶揄地瞧着她。

作者有话说:

男主马上到

第10章 贵客

◎姐妹俩看戏啦◎

“我怎么不曾听说冯六姑娘还有艳冠女学的美名?难不成我齐落英与你上的不是一所学塾不成?”那中年美妇声音洪亮,气势也足,丝毫没有给人留脸的意思。

众夫人瞧见是她,纷纷暗中对眼色,心下都知道这趟没白来,有好戏看。

那妇人又扫视了一圈,目光停留在陈氏身上,轻哼了一声,意有所指道:“小门小户自然有规矩,可这规矩也不是教人厚此薄彼的,我看你家养在浔阳的两个丫头极好,身上也没有那打破牙齿活血吞的软骨头劲儿。”

陈氏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讷讷不敢语。

这妇人是镇国大将军盛怀康之妻齐氏,她自己出身高门齐家,父亲曾是太子太师,丈夫又功勋卓著,婆家娘家实打实的硬气,又生了副飒爽豪气的心肠。要家世有家世,要脾气有脾气,在场没有人比她更敢踩人脸面。

果然,冯氏一见是她,胸口起伏片刻,到底是咽下这口气。

齐落英见她不应声,也颇觉没趣,她究竟不是来砸场子的,于是又望向那个有趣儿的小姑娘,逗她道:“我可甚么都听见了,你需得拿些好的收买收买我。”

清殊听她这逗小孩的语气便知这妇人是好的,也没什么怕味儿,回了个狡黠的笑道:“小的身无分文,夫人若不嫌弃,便把我带回去,虽不能搬搬扛扛,倒也能解闷逗趣儿,只消一日三顿饭,也不碍甚么事。”

清懿抿着嘴笑,照旧假意训她:“不许无礼。”

“不妨事,你们两个小丫头有趣得紧,大的聪明内秀,小的古灵精怪。”齐氏被逗得哈哈大笑,又与二人说了不少话,末了才对清殊道,“我家也有个与你一般的小女儿,生得混世魔王的品性,你要是也来学里读书,少不得与她碰上,可不要打起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