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35 字 5个月前

晚上,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一家人却面面相觑。因为姗姗来迟的贺韬韬竟然带了一个小尾巴,贺秋秋认得这个女孩子应该就是弟弟的小学同学杨冰冰。

还记得当年两个小不点打架,贺韬韬的班主任齐悦老师心急火燎的过来找人。直到很久之后,贺秋秋才知道弟弟的这个小女同学竟然是建南市副市长杨勤章的宝贝千金,而杨勤章算起来是自己和周里哥的救命恩人。

这个世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兜兜转转的都是些熟人。贺秋秋看着羞得脸都抬不起来的杨冰冰,朝弟弟揶揄地挤了几下眼睛。心想我的动作已经算快了,没想到这家伙才大一就定下了。

等杨冰冰上厕所时,贺家父女立刻联手拷问贺韬韬。这家伙一点都不在乎,拿着筷子撬了一点糖醋鲤鱼道:“我真的没有招惹杨冰冰,她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下课就跑过来找我,烦都烦死了。”

贺秋秋的眼睛尖,早就瞧见弟弟满嘴大话,一双眼睛却时不时地盯着卫生间的方向看。就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你们两个倒是打出来的缘分,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你就被杨冰冰吃得死死的。”

贺韬韬有些不好意思,“前段日子杨冰冰的妈特地到学校来找我,拜托我一定要照顾好她。还说这丫头是我为了我才特地考到上海来的,当时听了我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贺宗伦和杨冰冰的父亲杨勤章也算是熟人,这些年时不时地还有些来往。对于杨家的这个女孩子他的印象不错,除了娇蛮一些说不上别的大毛病,跟自己儿子在一起算得上一对欢喜小冤家。

于是等杨冰冰返回座位时,桌上的气氛更加热烈了。

得知老爸这次到上海来是专门买房的,贺韬韬惊诧得简直话都说不出来,“咱们家一直过来结结巴巴的,你们不要告诉我其实咱家是个隐形富豪。”

贺秋秋几乎笑喷了,软倒在周里身侧。

看见老丈人无奈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周里连忙上前打圆场,“这几年改革开放,有很多海外华人返回内陆,这些人尤其喜欢收藏古旧的东西。前些日子我们医院里来了一个香港病人,他无意当中在我那里看见咱们建南老宅子的照片。对咱家放在葡萄藤下的大鱼缸很感兴趣,要是舍得割爱的话应该能卖不少钱。”

贺宗伦眼前一亮,其实自从交了一半房款后,他一直在寻摸着怎么凑齐剩下的房款。听到周里的话连忙凑过来道:“就是当年秋儿和你从建南市区捡回来的那个大鱼缸,可是上面都有破损了,放在家里我也只偶尔养点小鱼小龟之类的,难道还值什么大价钱?”

周里胸有成竹,“这些年我也有留意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咱家那只大缸近一米高,直径有六七十厘米,缸口装饰有卷草纹,缸身有五爪云龙和云纹花饰。龙的形象勾画得十分威猛,旁边还装饰有海水江崖纹,看形制应该是明代正统年间景德镇官窑烧制的。”

桌上的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筷子,周里在自家人面前自然不会卖关子,“这只大缸周身有一圈接痕锔钉,看上去似乎曾破损过。其实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难以制作如此巨大的陶土坯,所以这种巨缸都是烧制成两部分,然后锔接起来的。康熙年间后随着瓷器技术发展,这种巨缸的锔钉打到了缸内,但明代都是在缸体外。”

贺宗伦听他说得有鼻子有眼儿,一颗心跳得老高,也顾不得多年养成的镇定功夫急声问道:“那这么说这个东西还算一个古董了,那能值多少钱?”

周里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从随身的书包里摸出那张大鱼缸的照片,推到桌子正中间道:“前几天看见那位香港商人对这个东西颇有兴趣之后,我就把这张照片好生研究了一番。突然发现其缸口花饰的图案中,竟然藏有数个佛像的暗纹。”

这个大鱼缸在建南家属大院的老宅里放置了很多年,贺宗伦可以说是天天瞧见,但是从没有察觉到缸体上还有佛像的暗纹。他把照片拿在手里细细查看,发觉在一定的角度下,果然有数个端坐如仪的佛像。

难不成这种暗纹只能在照片上体现,缸体上看不出任何痕迹。这也许是当年的工匠采用了某种神秘技艺故意留下的暗纹,还是一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巧合?

贺韬韬和杨冰冰两个人也拿起照片细细查看,一边连连啧叹不已。

周里抓了贺秋秋汗津津的手心道:“我请我美国的小姑姑帮忙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得知在今年初苏富比拍卖行有一个相似的物件进行拍卖,不过那上面没有这种佛像暗纹,最后的成交价是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