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65 字 5个月前

这两年女儿在大事小事上都有自己的主意,而且事后看来她拿的主意十有八~九都还是不错的。李明秀欣慰的同时也曾经和丈夫悄悄的嘀咕,这书读得好的人脑袋瓜子跟别人就是长得不一样。要不是贺秋秋的的确确是自己亲生的,她还以为这是别人家的孩子。

屋子里那些杂七杂八又琐碎的小东西, 在她看来也不值什么钱。但能让贺秋秋像宝贝一样收着,肯定还是有些道理的,里面也许有不为外人所知的金贵。这要是让不着调的人胡乱弄丢了,回头自己怎么向女儿交代?那丫头这几年脾气收敛了不少,但最好还是不要惹她!

李明秀也顾不得别人说自己这个当婶婶的心眼小,就睁着眼睛说瞎话半真半假地嗔怪道:“你是不知道你这个小妹子,脾气打小就古怪得很,根本都不愿意别人碰她的东西。我这当妈妈的要是不小心把她的东西弄乱了,回来是要吹胡子瞪眼眼的。你年纪要大些,要不然就让着她一点?”

贺淑芳讪讪地收回了手,将眼睛恋恋不舍地从布置温馨的屋子里收回来。

她刚才趁人不注意打开过衣柜,一眼就看见里面挂着很多没见过的新式衣裳。那裙子的面料又滑又软,那大衣熨得又挺又括,只怕连老家县城里的人都没有见过。要是能趁无人时把那些衣裳统统都试穿一遍,最好能全部带回去该有多好啊,铁定羡慕死那些土包子。

还有那张小巧书桌上也有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想来贺秋秋是一个很爱收拾的女孩子。桌面上整齐摆放着除了一些书籍外,就是一直做工精巧的木盒子。盒面半开,可以清楚地看见里面分门别类的放着一些女孩子捆扎头发用的一些小物件。

比如镶了玻璃钻的小发卡,织着蕾丝边的发箍,缀有毛绒线球的皮圈。贺淑芳原来只在老家县城的商店橱窗里见过样式差不多的,知道这些小玩意儿价格不斐。她从前找妈妈要了好几回都没有要到手,却没想到堂妹的桌子上摆了好几件。

大概看出自家的女儿实在有点上不了台面,隔着门帘看的贺大哥低声骂了几句:“不争气的憨女子,尽在外面丢人现眼!”

李明秀心里冷笑一声,对他的自说自话懒得理会,转身自去收拾东西了。心想套用贺老太太的一句话,这是跟谁学谁罢了!

怕这几个人受不住北方的寒冷,贺宗伦主动让出了烧得热烫的大炕,他自己和李明秀睡在了贺韬韬的屋里。好在大炕砌得宽,同时睡几个人都没有问题。贺淑芳没有睡成堂妹的房间,又挨了一顿骂心里头有些不舒服,嘟嘟囔囔了好几句才躺在奶奶的身边睡下了。

小厨房里,正在烫脚的贺大哥就拉住了兄弟问出白天的疑问:“你怎么说升官不是好事,咱们老家那块多少年都没出过大官了,你这个副团级恐怕比县长都大了吧?”

贺宗伦看了一眼兄长,心想这个问题恐怕在他心里盘旋许久了,要是没有个确切答案,今天晚上恐怕都睡不着觉了。就把一杯茶递过去笑道:“这件事说起来真的有些阴差阳错的,要不是两边斗得厉害,上面那些领导看着实在是不像话,这块馅饼也掉不到我的头上!”

他就简明扼要的说了一些团部里的情况。

团长李秉国是外地空降下来的,团里本来有就有一位政委两位副团长,都是资历颇深的老人,在团里也有自己的一帮派人。这几个人都不服气新团长,在私下里穿小鞋给脸色,那简直是家常便饭。新团长下达的命令几天都不能执行,这才引起了上头的注意。

这样工作开展不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上面领导考虑了很久,就破格提拔了同样是有二十多年军龄的贺宗伦当了副团长,意图在这几个人中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这些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贺宗伦也不怕说出来。但是关于营救周里进而得到陈照师长的赏识,他是一个字都没有透露。

贺大哥连茶水都忘记了喝,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也是这个理儿,兄弟一个农村娃子出身的人,一不占人二不占势,这么多年都是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怎么突然就被提拔为副团级了呢?自古以来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想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可能是一片净土。

他搓了手还是有些按捺不住心底的兴奋道:“这件事不管怎么说,你现在是硬当当的副团级了,只要好生干谁也不能把你从这个位置上扯下来。等我回去后一定到祠堂里敬告祖先,你可是给咱们老贺家争了大光呢!”

贺宗伦低头沉吟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晦涩,“你回去后敬告祖先可以,但是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周围乡里头的人。我这个职位根基不稳爬得太快,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干的好了是上头的功劳,干的不好我就是背黑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