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39 字 5个月前

不得不说这世上最了解贺秋秋的,只有她最为亲密的家里人。贺宗伦搞了多年的政工工作,部队里每年都在招收新兵,自然了解这样刺头一样的小年轻在想什么。你越是想让他做什么,这些孩子就越不愿意做什么,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顺毛摸。

现在贺秋秋明显在抵触周里,长久下去肯定不是办法。这时候往往只有采取以退为进的手段,把眼前的矛盾先化解开。这种事情也不好过分干涉,甚至不好开口询问,只能敲敲边鼓先让女儿卸下心里的防备。

其实现在的贺宗伦思想很矛盾,对于周里的话半信半疑,虽然有几件事证明了周里的话可信度很高,但是一个人能够梦到未来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更加让人为难的,他不敢轻易拿女儿的未来去冒险,哪怕这其中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一想到女儿十八岁的时候很可能离家出走,然后结婚生子所遇非人年纪轻轻的就殒于非命,贺宗伦就心如刀割。他模模糊糊的感觉到女儿早熟,且对周里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感情。既然这样,那私底下悄悄的撮合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周里毕竟知根知底,比起不知面目的外人总要好上百倍千倍!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贺宗伦下了一记猛药主动认周里为干儿子。

第122章 来信

贺秋秋到高一年级报到的时候, 周里也收拾好行囊到首都去了。

临走时他像一个真正的大哥哥那样殷殷嘱咐 , 让她要一定注重学业。毕竟是高中来了, 往日的成绩再好也只能代表过去。隔壁屋子里的那些旧家具大多笨重难搬,等他放假回来时再帮着收拾。一个女孩子整天都与木器刨子灰尘为伍,也太有失闺秀的风度了。

弟弟贺韬韬在一边狂点头, 说姐姐的爱好太与众不同了,那么冷的天在一堆破木头里能一呆就是大半天,也不知道在研究个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贺秋秋不敢翻白眼,因为老爸老妈在一旁笑盈盈地看着, 似乎这是一幅再平常不过的长兄出行, 弟妹相互作别的场面。

她怕别人笑自己自作多情丑人多作怪, 也不敢十分拿乔只好扮作好妹妹的样子在一边受教。好在周里说了几句就完结了, 端端正正地坐在车里朝大家挥手作别。贺秋秋以为身边终于少了一个管束的家伙, 却没想到这人一到首都就每隔三天写一封信回来报平安。

信里事无巨细地交代了他在新学校里的生活, 包括每天吃什么做什么, 参加了什么社团与什么人交往,都一一罗列在纸张上。爸爸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不但把这些信交给她过目保管,还将回信的重任也交给了她,还美其名曰要让如同孤儿一般可怜的周里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周里那种人会感受到孤单,简直是玩笑话!贺秋秋不无恶毒地想,这人一个人在耗子店那座几乎荒废的老宅子里疯疯癫癫地不知多快活,要不是当年年幼无知的自已多事,非要找一个人说说话吐吐心事, 这人在那个地界可能要呆到天荒地老,而不是如今这般人模人样地去首都读大学。

但是面对老爸的无比威严和循循善诱,贺秋秋根本不敢多说什么。于是她在刚刚上完一天的课完成繁重的作业后,还要绞尽脑汁地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在信里复述一遍。

比如弟弟贺韬韬又闯祸了,和着几个同学趁放学时打篮球,竟然不知怎么搞地,竟然把学校操场的篮球架掀翻在地上。几百斤的铁家伙砸下来,把地面都砸了好大一个坑,万幸的是没有伤到人。爸爸到学校道完歉,回来就抽出皮带把这小家伙打得双脚直跳。

妈妈的小店跟部队签的合同到期了,那位刘干事的老婆于四凤老早就放话,要参与公平竞争不能几个当官的搞暗箱操作。一家人商量了一下,要是还能承包当然更好,不能承包也没什么。这几年妈妈的眼界开阔多了,早就想好在建南市区去另开一家副食店。

老爸很支持妈妈的想法,专门用自行车带着她在建南市区转悠了老半天。结果好巧不巧地遇到了英英琴行的周新洋周老师,听到这件事后就说他家附近有家店面出租。老妈过去一看,除了租金稍微贵了一点,哪哪都合适。最妙的是店面也是两层,下面开店上面可以作为一家人临时休息的地方。

周老师的爱人冉琼花是个热心肠的人,挺着大肚子跟别人墨迹了半天,房东终于松口免了一个月的租钱,还承诺明年后年也不涨价,妈妈高兴得请大家到馆子里吃了一顿好的。

但是计划永远赶不赢变化,那家小福利社临近正式竞争时,于四凤不知为什么临阵退缩了,直到投标结束都没有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