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59 字 5个月前

周里再次重新返回建南时,陈照师长在家里为他举行了接风宴,掌勺的就是陈照师长的夫人。

当大家酒熏耳热之际,陈照师长亲自起身给贺宗伦和栾仲平斟了一杯酒。当着很多人的面大声地说道:“要不是贺股长和栾参谋火眼金睛体察入微,也许周里还要在咫尺之地被活生生地关上一辈子。那样的话不但他引以为憾事,到了九泉之下他陈某人也是羞于去见老首长啊!

贺宗伦和栾仲平是第一次参加这么高级别领导人的家宴,开始还颇不能适应。不过是一件出于本心的举手之劳,却被别人无限的夸大。但是看着师长陈照和周里的殷殷眼神,终于却不过盛情满饮了一大杯二锅头。

这种红星二锅头酒质炽烈,喝下喉咙之后马上就会感觉到一股刺辣从食道一直延伸到胃肺。贺宗伦本不是擅酒的人,一杯下肚之后脸颊和耳际立刻就变得晕红了,只得靠在一边暗暗歇息。

正在缓气时,那个文静斯文的周里又帮着把空了酒杯斟满递了过来。贺宗伦一时招架不住连连告饶,却见周里朝他悄悄使了个眼色,贺宗伦一愣之下那只酒杯就被塞了过来。之后才明白这是周里在亲自为自己造势,心下不由感动莫名。

周围的几个人包括李秉国团长眼见这位四九城正经出身的太子爷如此看重这位人微职低的小股长,虽然眼热但心里自有一番计较。周里眼下虽然还是一介白身,但是架不住人家的后台太硬,又有过世的周老将军的余荫庇佑,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这样的人物以后的前程怕是在坐诸人都难以企及项背的,而贺宗伦两人与这位太子爷的结交起于寒微,更让人觉得艳羡。在坐众人心下都在暗想,这贺栾两人在领导面前如此露脸,日后必是会提拔的。毕竟那个果园人人每天都要经过无数次,却没有谁有那个运道下去看看那里面是否住了一位真仙。

听说是贺宗伦的女儿和一群孩子到果园里偷偷采摘水果,无意间发现了周里伪装的秘密,这才让贺栾两人顺藤摸瓜牵扯出了这么大的一桩事情出来。想到这里众人都忍不住暗恨自家怎么没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孩子,不光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就连闯祸都闯得如此有水平,在荒碱地里都能扒拉个金娃娃出来。

第54章 知机

六月的午后, 天气已经渐渐炎热。

贺秋秋坐在窗前看着这张黑白照片, 上面林林总总有十来个人, 自家老爸笑嘻嘻地站在最前一排靠右边位置上。旁边就是那个曾经装疯的周里,他面目英挺左臂大张着搭在自家老爸的肩上,神态亲密而自然。正中间的位置是陈照师长, 看起来外表严肃冷峻,但眼神里面却自有一股难掩的喜悦之情。

虽然自家老爸的神情还是淡淡的,但是熟知其脾气秉性的秋秋知道贺宗伦心里怕是极为得意这件事情。毕竟不是谁都能这样悄无声息地把这件无头公案处理得如此漂亮,不但人人叫好, 还阴差阳错地完成了直系上级的上级多年的夙愿。贺宗伦这三个字已经浓墨重彩地在领导的心目当中落了根, 没有一点本事的人办得到吗?

当然作为这一次事件最初的小功臣贺秋秋也收到了谢礼, 那是一个用蓑衣草编就的小灯笼。

蓑衣草是野地里遍处都是的杂草, 农村的老百姓常常收割去捆扎了当柴禾来烧, 可以说是一文不值的东西。但是这个小灯笼取蓑草柔韧的茎杆, 除了小巧许多之外竟然和真正的灯笼的结构极其类似, 端的是一件难得的工艺品。

这件小东西是周里亲自编了送与秋秋把玩的,看着女儿欣喜的小脸, 贺宗伦想起周里的那番话语,有些人相处一辈子也不能真正认识对方,因为画皮难画骨。有些人却一个照面未发一言便已经相知,这大概便是佛前所谓的缘分吧!

不知为什么,贺宗伦没有把这段话转述给女儿听。以女儿的早慧定是听得懂这番话语的意思,但是周里的经历太跌宕起伏了,简直可以写一本传奇出来。而且他日后也绝对不是池中之物, 这样的人最好不要和单纯的女儿有什么牵扯才好。

想到这里贺宗伦不由哑然失笑,女儿今年不过十二岁,怎么就瞎操起心来。果真是吾家有女初长成啊,心里那种得意却又患得患失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人家周里也许只是单纯想表示一下对女儿聪敏的欣赏之意,自己都在瞎寻思些什么呀!

贺宗伦却不知道他一转身,女儿就收起了脸上佯装的喜悦。

贺秋秋神情淡漠地将草灯笼扔进了抽屉的角落里。那里有一只大大纸盒子,里面都是大小不一的草编蚂蚱蜻蜓小鸟之类的物件。若是拿在手里仔细分辨,就可以认出这些东西和今日收到的草灯笼几乎就是同一人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