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陌上归 胡马川穹 962 字 5个月前

绒绣能充分体现图案的立体效果,也能再现画面的特殊韵味,有斜针、十字针、套针、小针、乱针、飘针等几十种针法。绣者以不同针法将多种图案逐针配色交融成无数个彩色颗粒,再将其有序地组合一体,整个画面视觉柔和,并具有形色工光平的观感。

别看杨奶奶是一个农村的妇人大字也不认识几个,但听说她家祖籍山东,祖上的绒绣制品曾经作为贡品进献过皇宫。后移居到建南定居,又把制作绒绣的工艺带到这里。其所用的绒线纤维长拉力好,所使用的毛线多到难以计数,所以绣品色彩丰富生动形象。

贺秋秋是初学,跟着用了一种专用绣针不停的点下去,然后再抬起来就行了。就象家里妈妈踩缝纫机缝衣服,只是没有底线,只有上面的针。关键在于手的力度是否均衡和绣好后的修剪是否整齐,还有颜色搭配是否适宜。

整整一天过去了,贺秋秋盯着自己面前的绣布,参差不齐不说还不小心留了好多线头在外面,真真是难看得不得了,不禁在心里暗自感叹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第36章 上街

眼看又要到开学的时间了, 李明秀暗自寻思要给孩子们添置一些衣物和学习的用具, 于是央了丈夫寻摸一个便车去市区一趟。恰好机关的吉普车要到市里去接一批医药用品, 于是李明秀立刻便带了两个孩子过来了。

吉普车的司机姓黄,副驾驶座上却是一面皮白净的年轻军人。看见母子三人走过来后,立即下车笑嘻嘻地把贺韬韬一把抱住, “小家伙,还认得我不?”又侧头看了一眼秋秋笑道:“这个就是贺股长的女儿吧,长得真俊气,和嫂子你长得可真像啊!嗨, 不说的话人家铁定不相信你还有这么大的一个女儿!”

站在一边的李明秀听得一脸灿烂, “小秦呐, 每回见了你, 都觉得你的嘴巴好像抹了蜜似地, 嫂子我都要成老太婆了, 还开我的玩笑!”

那个叫小秦的年轻人一脸的认真:“我才没有开玩笑, 机关里头哪一个不说贺股长好福气,有这么能干贤惠的内当家。赶明我的媳妇能有嫂子一半的利实, 我的日子就好过了。”

一听这话李明秀脸上的笑容越发的舒展,“又在说瞎话了,我有什么好的,一个农村出来的家庭女人又没有什么文化,只能在家里做点粗活。我可听说前院的刘干事给你介绍了一个城里头的姑娘,谈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请我们吃喜糖啊!”

一丝苦笑在小秦的面上轻微一闪便不见了, 他垂头一笑也不搭话。把贺韬韬先抱进车里,再回过头来准备抱秋秋时,却见小姑娘一低头自己已经跟着妈妈利落地钻了进去。微微一闪神后,他就转过头来给吉普车的司机小黄打了声招呼,“走吧!”

吉普车在马路上飞快地奔驰着,加上小秦在副驾驶座上不断地妙语如珠,这个什么地方的花生最好吃,那个什么地方曾经有野兔子出没等等。平常看起来平淡至极的地方在他的一番言语之下变得趣味百生,上学时觉得漫长的路程竟然不一会儿工夫就到了。

在建南市区的百货大楼前,正准备开走的吉普车忽然又停了下来,小秦伸出脑袋大声地对李明秀喊道:“嫂子,我先带了韬韬去玩,你们放心去逛吧!买完东西还是在这里等我们,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我和小黄再过来接你们!”说完抬手在眉毛旁边做了个漂亮的再见姿势,车子这才施施然地开走了。

贺秋秋原本的性格在刻意的自我引导之下已经改变良多,本来对于像小秦这样性格开朗的人应该很有好感,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此时在她的心里总是隐隐有一股不自在。

到底是什么呢?这个叫小秦的人长相说不上英俊,但是大概因为皮肤白净眼睛灵活总给人一种书卷气的感觉,让人初次见面后就会心生好感,自己怎么会有那种不自在的奇怪感觉呢?贺秋秋想了一下,大概是那双曾经无意间抚弄了一下自己脑袋的手吧。

那双手白皙细长,指甲干净得没有一点渣滓,但是因为过于干净冰冷,就给人一种冷腻瘆人的感触。不像爸爸的手虽然也是文人的手,但因为总是做些家事还有木工活又不注重打理,渐渐变得粗糙不堪,甚至每每到了冬天便布满了皴裂的伤口。

贺秋秋皱了一下鼻子把围巾重新裹好,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妈,那个小秦是干什么的?”

李明秀有些心不在焉地回望了一眼女儿,语气颇为奇怪:“怎么你不认识他吗?”

贺秋秋一噎,心道我该认识他吗?好在李明秀并没有注意她的表情,只是有些嗔怪道:“怎么没大没小的,千万不能当着人面小秦小秦的叫唤。这么大了要有礼貌些,不然人家要说我家养了个野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