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我母亲在李家,又该如何自处?

前世李治突逢噩耗,又惊闻大堂兄居然要迎娶冯氏女,心下愤恨不平尤甚,这才起了杀人的心思。

事情被揭破之后,他倒是也曾经据理力争,告知长辈们自己心里的恼恨和愤懑,可是……

李治满心嘲弄:一个还未成年,又没有继承父亲征战才能的二房子,怎么可能改变家族长辈既定的政略?

所谓的满腔愤懑、据理力争,落在别人眼里,也不过是笑话罢了。

现下听二叔如此言说,他便没有同前世一般涨红着脸声嘶力竭的与之争执,只是跪坐在地上,流着眼泪,默不作声的往火盆里又添了几张纸钱。

他父亲的棺椁如今就在堂中,母亲惊闻噩耗之后病倒,已经起不了身了。

他再倒下,李家还有谁会记得父亲呢?

李治不后悔对冯氏子痛下杀手,他只是懊恼自己太蠢,做事留了痕迹。

还有就是,前世因为那场大闹,他被打的起不了身,甚至于没能出席父亲的丧仪……

祖父尚在,父亲的丧仪本就不能大办,又因为大堂兄要与冯氏结亲,死人就更加要为活人让路了。

好在父亲在军中颇有故旧,树恩深厚,底下人愤愤不平,为此闹将起来,总算是撑住场面,给父亲留了几分颜面。

二叔絮叨着在叮嘱他什么,看起来好像也有些可怜他,大堂兄好像很气不过似的,看自己闷葫芦似的不做声,撸起袖子来打算动手,也被二叔拦住了。

李治对于父亲的记忆其实已经有些模糊了。

前世父亲亡故之后,祖父虽然惋惜,但到底也松了口气,而伯父……几乎恨不能普天同庆一下了。

因为父亲这个弟弟,给他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压力。

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致力于降低父亲在军中的影响力,到后期,甚至于张冠李戴,将许多父亲打下来的战役挂到了伯父名下。

谎话说的久了,连他们自己也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