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

他有些好笑的问长子:“我瞧着你好像同三郎十分投缘呢?”

刘彻理直气壮道:“我们是亲兄弟啊,怎么会不投缘?”

来日诸王分封,同父的兄弟占据要地,打破头肉也是烂在自家锅里,否则兄弟阋墙,淮南王难道不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自太宗孝文皇帝起直到本朝,整整三代帝王,都没有把淮南啃下来!

不是装的,刘彻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无需控制自己的思绪和想法,他也不怕皇帝知道。

我还不知道我自己吗!

皇帝听着这近在咫尺的儿子的心声,忽然间有种雷霆入耳的震颤感,又有种酣畅淋漓的痛快萦绕心头——这孩子才八岁啊,居然就能了悟到这样的道理了?!

且这小子好像真的就是有一种与自己如出一辙的豪气和倨傲,自信他一定会是最后的胜者,甚至于都已经开始以最后赢家的身份考虑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们了。

同父异母的兄弟们之于他,不仅仅是竞争对手,也是稳定天下的重要资源。

七王之乱的时候,皇帝只有两岁,当然无从得知战事的胶着和天下大势。

但是当他渐渐长大,先帝也好,太傅们也好,都不可避免的会将那场战役的细节讲述出来,希望以此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灌输给自己这个后继之君。

而待到太傅们离去之后,书房里只留下父子二人的时候,先帝郑重其事的告诉他:“不要用当下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事情!”

“秦始皇帝废黜分封旧制,以郡县统辖全国,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且以真正长远的眼光来看,刘氏以后也一定会走上这条道路,但在当时……事实证明,彼时的确不是践行郡县制的时机。”

“而此时此刻,即便经历了七王之乱这场令刘氏天下动了元气的战祸,我也仍旧认为,高皇帝建国之初,分封刘氏戍守各地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