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如果儿子想要用这些人去做某些事情,皇帝是一定会知道的。

“没关系,”嬴政笑道:“这件事,我是不怕叫陛下知道的。”

全贵妃知道儿子办事向来有谱,也不多劝,当下径直问道:“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去做?”

“其实很简单,”嬴政目光幽深,轻声道:“只需要给皇后送一个信就够了。”

……

那场宫宴之后,玉真子的产出便也跟着稍稍加快了几分。

最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他炼丹的速度和成功显而易见的高了起来。

嬴政仍旧是做甩手掌柜,让公孙仪在外边办公吸引仇恨,自己白天去帮着皇帝批阅奏疏,晚上剩下的时间就窝在丹房里跟玉真子探讨大道奥秘。

说起来这其中倒是有件趣事。

皇帝想要磨一磨继承人的性子,特意挑选出来许多相对没那么重要,又耗费时间的奏疏让儿子处置。

他已经年过四旬,大周的皇帝少有能活过五十岁的,此时此刻,已经很应该为后继之主打算了,可是他选定的继承人甚至都没有十五岁。

还太过于年轻了。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锐意进取是好事,但太过于急躁,稳不住心,却是大忌。

皇帝用过早膳之后将人传召过来,吩咐近侍在自己旁边置了坐席,父子二人面前都搁着半人高的奏疏,相对理政。

一个时辰过去了。

皇帝抽空瞥了儿子一眼。

嚯,这家伙看得还挺认真。

嚯,奏疏处置的还挺快。

喂,处置的这么快,会不会是以牺牲质量为前提的?

皇帝暗暗皱眉,起身活动一下筋骨,踱步到儿子面前去,随手从他批阅完的那摞奏疏里抽了一份查看。

……很不错嘛!

处事老辣,有理有据,跟他相差无几了。

皇帝着实吃了一惊。

又有些不可置信。

会不会是朕刚好抽到了他处置的比较好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