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非常艰难的控制住自己喷吐酸水的冲动,然而语气里难免泄露出几分不平:“皇爷爷他怎么这样啊!”

我当燕王的时候,老头子把东宫当宝,把我当草,三令五申让我们几个成年的儿子老实听话,不要有非分之想,皇位是他好大儿的。

好家伙,现在换我在东宫了,老头子就跟中了邪一样,马上就开始雨露均沾,怜惜燕王了?!

礼貌吗你?!

太子先是一怔,继而几不可见的皱起眉来:“英哥儿。”

他心绪已然沉了下去,然而语气也好,脸上的神情也好,却都仍旧温和。

粗暴冰冷的态度,并不能够让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瞬间领悟自己想让他领悟的事情,只会让他心生畏惧,在他心里埋下一颗不详的种子的同时,让他不由自主的遮掩住自他的本意,用顺从的假面来欺骗自己。

这显然与太子的本意相违背。

故而他便放弃了抢在父亲和弟弟前边赶回去的想法,半蹲下身来,认真的询问儿子:“为什么这么说?”

朱棣哪能跟他说实话?

也只能迅速拿出了影帝的本领,面色怏怏道:“皇爷爷怎么能对四叔说出‘若事有变,可取而代之’这种话呢。身为天子,不是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吗?”

“如今父亲问心无愧,四叔同样问心无愧,自然无碍,可别人哪知道你们二人之间的情分与信重?这话一旦传出去,必然会生出一场天翻地覆的风波来,好好的一家人、一母同胞的骨肉兄弟,稍有不慎,怕也会生出龃龉的,叫我怎么能不担心呢!”

太子不意儿子看得如此透彻,心下先惊后喜——这孩子不知道前生之事,难免会生出这层疑虑来。

再想到若今生不得逆天改命,这孩子便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寿数,太子妃也将于几月之后难产而亡,心中霎时间传来一阵钝痛。

他扶着儿子稚嫩的肩膀,考校道:“你难道不担心来日你四叔有异心吗?”

朱棣摇头道:“四叔不是那种人(四叔你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