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立皇后的圣旨降下之后不久,便有消息传出,姜氏劝说当今依从代宗皇帝旧例,将尚且年轻的太妃们放出宫去改嫁,当今迟疑,姜氏再三规劝,天子终于松口准允。

这个时代还没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本朝有嫁过人之后入宫的皇后,甚至还不止一个,而不只是民间,高门亦或者士大夫之流,对于妇人的贞洁并不看得很重,相反,鼓励成年男女生育跟寡妇改嫁,以增加人口,才是舆论的主流。

故而此事一出,马上成为了皇后姜氏仁德的佐证。

加之姜氏乃是当代大儒石筠的弟子,身上更是有一层天然的学识光环在——这样一个既有德行,有才学的女子,谁敢说她不是最好的皇后人选?

再去看最容易惹祸的外戚,姜氏人口单薄,岳宁侯在得到封爵之后,便极少出门,而其子姜宁虽得了五品官封,行事却如同从前一样忠厚谨慎,这样的外戚,谁能挑出毛病来呢!

这样一桩十全十美的婚事,着实冲淡了此前长安上下因窦氏倒台而生的惶恐与不安,天子圣明,皇后贤德,朝局清明,连带着普通人都觉得日子好像有盼头了。

除了巴陵王。

为国尽忠是好事,为国发光发热也是好事,但是案牍劳形的滋味——谁试谁知道!

朱元璋既然起用了他,那就是真的起用,他不是把巴陵王调过去当个人形图章用,而是真的将司农府的大权交给了他。

甚至于还怕司农府的人对这位年轻的上司阳奉阴违,所以特开恩旨,把巴陵王的办公室安在了自己隔壁。

这显然是不合规矩的,连巴陵王都在心里嘀咕——天子是不是前脚给他颗糖吃,后脚就找人在朝堂上弹劾他啊?

亦或者是想就近监视他?

可是真的没有。

天子真的就是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如此而已。

巴陵王为自己的怀疑而深感歉疚,然后精神百倍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以此来回报堂兄的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