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他要好之后,他从来不说要接济姜家,他做了皇帝之后,也没有急着将我与他之间的事情广而告之,而是请老师将我们收为弟子,教授我们学识,比起皇后的宝座,他的心意才是最珍贵的。”

“他不觉得我只是一个出身微贱的农家女,把我当妻子看待,那我也不会仅仅将他视为皇帝,而是把他当成要与我共度一生、风雨同舟的丈夫……”

姜丽娘向来自诩聪明,觉得姜家小辈三人里边数她机灵,而堂姐虽然也聪明,但是她的聪明里却掺杂了几分近乎于忠厚的朴实,中和了那份聪明。

然而今时今日回头再看,她与堂姐之间的区别,恰恰就处在聪明与智慧之间。

……

等到了朱元璋约定拜访的日子,姜宁父子俩早早跟少府告了假,有石筠的面子在,他又素来勤勉,上官便也就痛快的批了。

而元娘则提前一天交待了店里的伙计,自己同叔母费氏一道在家操持宴席。

姜丽娘则往石家去跑了一趟,请石筠夫妇前来作陪。

何夫人还特意问了一句:“要不要带些仆从膳食过去?太过匆忙,只怕筹备不及。”

姜丽娘道:“姐姐说,人家又不是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家,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反倒显得不伦不类,尽心置办,也便是了。”

何夫人听得微怔,继而颔首,深以为然:“元娘豁达。”

石筠夫妻俩到了姜家,姜满囤这辈子都没跟学富五车的大儒坐的这么近过,结结巴巴的说了几句话,便挺不住了,叫了姜宁过来作陪,自己扎进厨房里去做饭了。

乡下人家,也没有那些君子远庖厨的规矩,妻子不得闲的时候,家里边的饭就得他做。

费氏早早去集市上买了鲜鱼鲜肉,元娘去打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