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敬见状,不禁面露为难,其余窦家党羽则在此时出声规劝,如是再三,终于将辞呈收回,君臣相得,皆大欢喜。

……

自从窦敬递出求去的那封奏疏开始,御史中丞韩偃就不由得在暗地里捏了一把冷汗。

为天子捏一把冷汗。

当今登基之后,便大力擢升窦氏一族,窦敬本人甚至非穆姓而封王——这可是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之事!

韩偃很清楚,天子这么做,只会有两个原因。

其一,作为闲散宗室,陡然被窦敬喂进嘴这么大一个饼,因此对窦敬感恩戴德,倾尽所能加以回报。

其二,他是故意将窦家架在火上烤,烈火烹油、鲜花锦簇,紧跟着的不就是月盈则缺?

韩偃明白这一点,窦敬当然也明白。

所以窦敬主动上表辞官了。

如若天子觉得窦大将军是受了太后赐书的感触,真有了急流勇退的想法,顺势许之——

接下来只怕就要发生一些不太美满的事情了。

好在天子没有踩着个坑,甚至可以说,天子以最完美的姿态,爬出了这个坑。

韩偃步出举行朝议的前殿,去往直舍坐班,他看见尚书省的郎官捧着圣旨快步从不远处的长廊走过,到了御史台,才从底下的侍御史口中得知,方才那封圣旨,是加封燕王、大将军窦敬之弟窦洪为洛阳令的旨意。

“洛阳令吗,”韩偃不由得道:“窦氏一族,还真是人才辈出啊。”

……

窦敬接了加封燕王、出行仪仗与天子同的旨意之后并不曾急于接纳,摆出姿态试探过年轻的天子,确定他与睿宗皇帝一样都是没牙的老虎之后,终于欣然笑纳。

窦洪有了安排,窦家其余人更是不甘其后,如此接连数日,窦家子弟多半官禄加身,甚至于窦敬的同乡,因为大将军护短,也能谋到一个不错的官职。

朝中官位都是萝卜坑,有人进去,当然就会有人出来,一时之间,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对于窦家的观感更是一落千丈。

甚至有人私底下在天子面前抱怨窦氏擅权。

朱元璋对此丝毫不为所动。

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朝堂上他没一个熟人,而朝政大半都被反正功臣把持。

至于究竟是窦家派系的人把持,还是潘家、耿家的人把持,对他来说没有一丁点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