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大殿之上的三位反正功臣,窦敬神色肃穆,一言不发。

尚书令潘晦、光禄勋耿戎似有不忍。

在其之后,半数朝臣面露愠色,敢怒而不敢言。

朱元璋此时身份尴尬,更不好贸然开口,恰在此时,却听“砰”的一声脆响,却是有人将手中笏板掷于地上。

众人纷纷变色,循着声音看过去,却见其人年过六旬,体量魁梧,须发皆白,神色愤懑,溢于言表。

赫然是司徒石筠。

石筠先将笏板掷于地上,继而便径直走到大将军窦敬面前,摘下头顶官帽,塞到他手上去。

窦敬猝不及防,微微变色:“石公何以至此?”

继而竟然主动放软了声色:“您前日才调居司徒,如何今日便要弃朝廷而去呢?”

尚书令潘晦弯腰捡起司徒石筠丢下的笏板,双手送到他面前去,石筠侧面看他一眼,狠狠一口啐了过去。

潘晦眼皮猛地一跳。

“杀鸡焉用牛刀?当今朝廷,只需要用尔等这类三流货色理事即可,哪里用得了我!”

窦敬不接那顶官帽,石筠却不自持,随手丢到地上,咕噜噜滚出老远。

他拂袖而去:“我自知狂妄,拂了大将军情面,暂且将项上人头寄存府上,大将军尽可自行取用!”

待到出门之后,众人便听石筠哭声隐隐传来:“我家世代食国禄,受穆氏恩,今日见权佞逼迫天子至此,竟无力与之争,愧甚,羞甚!”

窦敬听得脸色铁青。

潘晦与耿戎眉头皱起,神色莫测,却也无言。

窦敬的女婿张珣及一干党羽仍旧跪在一侧,小心翼翼的觑着窦敬神色,随时听候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