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贵族不往上结交,顶多是继续落魄下去。反贼不积极结交关系,等着他们的可能是哪天因为消息滞后,被秦兵围剿上门了才发现危险。

扶苏还记得上辈子项家能一直苟到始皇驾崩才跳出来闹事,就是靠着他们和当地官吏豪绅打好关系。一出现风吹草动,人家都会告诉项家。

不见得每个人都和项家一样有二心,里头肯定有人根本不知道隐姓埋名的项家是通缉犯。

他们只是十分寻常地和来往密切的家族分享最新消息,互通有无。项家却能从里头分析出最近可能有秦人来此地搜查反贼,然后提前跑路。

扶苏琢磨着,像这样的反贼家族岂不是一坑一个准?

他们肯定买东西买得特别积极,要是哪天意识到自己买不起了,为了豢养私兵坚决不肯再买,也会比旁人更加明显。

说不准还能逼出几个藏得深的苍蝇呢。

比如那种眼看着再不造反就没资本造反的,或许就会一不做二不休,提前反了。正好给各地的秦吏提供业绩,帮助人家高升。

散会之后扶苏就去把这个好主意分享给了父亲。

秦王政其实也听到了一些,但启小声说的悄悄话他没听见。见太子已经开始跃跃欲试地琢磨要怎么推行新的潮流花样了,秦王也不拦着他。

只是叮嘱了一句:

“不要在咸阳反复玩这一套,他们会察觉到的。”

在地方上反复更换潮流也就罢了,这本身就是大家说好的对策。可若是在咸阳也这么搞,被迫跟着一起花钱的秦国贵族必然要心生怨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