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同行衬托了属于是。

秦王政委实是想不到大秦有一天能成为正义之师——不靠自身努力,全靠名家一张嘴。

果然,他之前觉得扶苏适合加入名家是对的,他们都是一路人。

不过通过这件事,大秦虽然尝到了甜头,却更叫秦王政警惕起来。

民众如此轻易就能被煽动,侵略都能被三言两语美化成解救。倘若大秦不将这一招牢牢掌握在这里,而是被六国之人学去了,等待大秦的将是万劫不复。

秦王政沉吟片刻,对扶苏道:

“百家学说各有长处,无论哪一派都不可轻视。待天下一统,必须由官府出面进行规范。”

不能放任诸子百家在各地乱窜了,得进行集中管理。

烧书是最简单的控制思想传播的办法,但书可以烧,人总不能全杀了。

之前扶苏让阴嫚他们去弄新的教材,删减了百家学说。以后所有能接触学说的都是大秦官学里出来的秦吏,算是自己人,被六国利用的概率不大。

可天底下还有那么多早就学过的人才,这些人又该怎么管理呢?

扶苏想了想:

“那便设立正统机构,给百家弟子造册,明确师承。”

既然是大一统王朝,自然有权利规范学术领域的乱象。

诸子百家现在各派师承都乱的很,不如出面帮忙梳理一番。谁是谁的弟子,像户籍族谱一样登记起来。

朝廷愿意帮百家做这种事情,百家弟子理当感激。有了明确的师承名录,才显得他们不像个草台班子不是?

等名册有了,那事情就简单了。谁搞事情,在官方档案记录在册,会连累得师门上下全部丢人。

而且他们还可以在咸阳附近挑一座城塑造为文人圣地,宣扬只有待在那里做学问的百家弟子,才是最有本事的。在外头各地乱窜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门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