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就不太赞同长公子的决定,但他劝了两句发现没效果,便识趣地闭嘴了。

扶苏倒觉得李牧不会逃跑,别看老将军嘴上还在死犟,其实心里已经认可了他那番说辞。

在意黎庶的人,心里总有种使命感。为了一己之私去阻拦天下一统、大家过上安定和平的日子,李牧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大军抵达邯郸的时候,扶苏果不其然收到了南郑公的回信,说是已经接到了李牧。

这些年秦赵掐架狠归狠,秦国却仗着函谷关天险保住了关中土地。偶尔被攻破一次两次的,根本没什么影响,绝大多数时候关中还是一片和乐景象。

陇西在咸阳更西边的地界,那更是彻底不受侵扰了。倒是有一些西北戎族会偶尔犯贱,但他们着实没太多战斗力。

李牧一路从函谷关西行,横穿了整个关中沃野。

他看见秦国庶民一片欣欣向荣,有郑国渠、耕牛和新式种子。哪怕如今男丁还在外征战,也没耽误春耕,家家户户脸上都带着笑容。

依照长公子扶苏的吩咐,这一路过去其实绕了点道。护送的士兵还特意带李牧去看了那个被选出来制作药丸的贫困县城,让他大吃一惊。

生意做起来还没多久,所以家家户户倒是没有闲钱修缮房屋、改善生活。除了经商用的道路被官府刻意修过之外,别的都还是老样子。

庶民们家家都攒着钱想给男丁买套甲胄,宁愿自己依旧过苦日子。但精气神是骗不了人的,一看就知道这个县城的庶民其实不缺钱。

李牧驻足观看了很久,士兵也没有催促他继续上路。

他询问路过的老汉和婆婆家中情况如何,秦国徭役那么重,为什么你们还那么高兴。老人家倒是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生活,炫耀自己又为家里娃娃攒了多少钱。

一位婆婆说:

“我家人多,已经攒够了给儿郎的甲胄钱。剩下的钱我们打算再攒一攒,给女郎多买点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