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2 章 丹术交流会2(修)

嫁给铁哥们 衣落成火 3813 字 3个月前

此刻,桑云楚也盘膝坐下来,就在相距钟采身侧大约数步之外。所在的位置并不会打扰到钟采炼丹,也能看到钟采的所有反应。</p>

邬少乾和他师父姜崇光则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无声息地坐在了靠后之处,不会挡住钟采、桑云楚的身影,却可以将师徒俩完全笼罩在他们的保护之内。</p>

在钟采做好准备的那一刻,就已经没什么人说话了,几乎所有丹师的目光都落在钟采的身上,在看他如今的丹术如何展现。</p>

就连六级及以上的丹师们也一样在看,包括同样前往了丹神木的那些他们虽然看钟采炼制过四级丹药,但从四级到五级的难度比前面几个等级突破时更大是一方面,想看看钟采从丹神木归来后在丹术上有什么蜕变又是另一方面了。</p>

即使是其他八级丹师,也不会忽视钟采。</p>

因为他们都有预料,钟采应当拥有九级传承其中有些手段和思路,也能从钟采的炼制中窥得几分。</p>

桑云楚敢让自家弟子做示范而不担心被高级丹师们冷待,也有这缘故在内他们都得仔细地看</p>

钟采不疾不徐地温炉,一点儿也不着急。</p>

他的手指不断掐动,短短几个呼吸时间里,就已经换了三种手诀。</p>

为什么说是三种</p>

但凡有些传承的丹师都可以看出来,每种手诀的掐动方式的不同的,有的手诀负责大开大合,有的手诀负责细枝末节,有的手诀在前两者基础上补漏。</p>

每一种手诀操纵木火温养炉子的程度是不同的。</p>

在温养之前,丹师必须将丹方整体记得一清二楚,并且尝试的时候须得相当熟练,才可以确保炉子的每一寸都处于合适的温度上。</p>

除此以外,丹师还需要能完美控制火候,始终保持炉温,又或者把准炉子冷却的时机举个简单的例子倘若有药材需要落在炉身底部、炉温三分热,那么丹师可以一直将炉子的这个部位保持在三分热,也可以掐准时机,让药材投入的时候炉温刚好冷却到三分热。</p>

究竟选择哪种方式,也有多种因素干扰。</p>

比如需要三分热的药材是第四种投入的药材,在它之前丹炉的同一个部位要先放入另一种药材、用七分热,那么就只能先就着七分热来,然后再用其他手诀来调控温度等等。</p>

药材越多,火候越复杂。</p>

它们之间互相反应是千变万化的,随时可能出现特殊情况,都需要丹师进行及时调整。</p>

火候的操纵向来都是炼丹的难点,丹师必须完全将丹方领悟,才能确保自己在炼制的过程中,每一种药材投入丹炉后与温度之间的反应恰当,也才能争取在不损伤药性的同时,将其发挥到最完美。</p>

在众多丹师的眼里,钟采温炉很有一手。</p>

大多数丹师能熟练使用一种控火诀就很不错了,他们往往都是尽量将木火分为数股萦绕</p>

在丹炉上,哪里炽热、哪里少分些火焰,都需要仔细操控。</p>

钟采却是先后使用三种手诀。</p>

木火在他的操纵下如臂使指,他可以轻易地先用一种手诀将木火分散细细灼烧,下一瞬就立刻变幻手诀、让大火喷吐,还可以左右手分别掐动不同手诀,轮番替换种种施展,轻松且准确。</p>

很多丹师眼里非常麻烦的温炉步骤,在钟采的木火操纵下竟然显得简单极了。</p>

而且钟采炼制的是常见丹方很多五级及以上的丹师都有这个方子,尝试炼制过,所以钟采动作顺畅潇洒中,他们又可以轻易发现,钟采温养出的炉子非常完美,任何一处的火候都没有出错。</p>

实在是厉害</p>

等级越高的丹师就越有见识,所以当他们看清这三种控火诀之后,就已经基本参悟出一些其中的控火思路,能跟自己用过的控火诀互相印证,还能看出几个温炉的思路来,有所收获。</p>

同时,这三种控火诀里,有些高级丹师也会其中的一两种,但到底还是有陌生的,并且经由他们的分辨,看出第三种还是更精妙的顿时他们就有些明白,只怕这第三种就属于丹神木馈赠之中的吧。</p>

当然这也不绝对。</p>

三种控火诀都是上上等的窍门,倘若刚好这钟小丹王所会的是最后一种,反而前面有所不知,那么丹神木转而送上前面那种,也是很有可能。</p>

这三种手诀配合起来使用,就成为了一种非常高效的温炉之法。</p>

不多会儿,钟采已经彻底温养完成了。</p>

然后,他轻松地掐了几下手指,木火就快速地回到了炉膛之下,安静地灼烧就好像之前那种张牙舞爪、浩浩荡荡的席卷丹炉全身的状态没有存在过似的。</p>

就是举重若轻、轻描淡写的感觉</p>

接着,钟采从旁边的篓子里拿出了一种药材。</p>

这药材呈现出褐色形态,好像一个树根,下方还有许多一寸长的须子。</p>

钟采手指在须子上来回抚动了几下,掌心里就已经出现了十根。</p>

树根的须子并没有除尽,但整个树根却已经被丢到一边不知何时出现的空竹</p>

篓里,废弃了。</p>

仔细看去,钟采手里这十根须子跟大多数须子那种发乌的感觉不同,整体其实是有些莹润的,而且莹润之中还透出一抹淡红色的光芒这才是真正所需要的药材。</p>

钟采随手就将十根须子抛起来。</p>

于是众多丹师立刻又可以发现,须子有三根在上,七根在下。</p>

钟采袖子一扫,那七根在下的也飞了出去,而在上的三根则直接落进了丹炉里面。</p>

刹那间,一股“嗞嗞”声响爆发出来。</p>

整个丹炉上升腾起一道浓郁的白烟,并且飞快地就要往四面八方扩散</p>

钟采却是也飞快地从篓子里再取出一样药材,乃是赤红色的叶片,很厚实。他将叶片攒在手心,手指用力,挤出了大量的汁液,也都</p>

滴落到到丹炉之内。</p>

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p>

每当汁液落入几滴,白烟就会消失一大片这速度真是非常快,而钟采也好像心中早有计量似的,当所有白烟消失的那个刹那,就有一股木火倏然蹿起,将那半落不落的汁液瞬时烧干</p>

同一时刻,钟采将手头的赤红叶片也丢进一旁的竹篓。</p>

就这样,两种药材一起混在丹炉之内反应,丹炉本身不再出现任何异样,只有非常轻微的、火焰燃烧的毕剥声时不时地响起,极偶尔的时候,还有药材互相作用时的一些仿佛冒出气泡的响动。</p>

钟采耳尖微动。</p>

他似乎正是在随着这“气泡声”在判断药材混合后的效果如何。</p>

钟采的一连串动作实在是太丝滑了,就在无数丹师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接连处理好两种药材,而且还度过了这种丹药的第一个难点关卡</p>

不,应该说在他手里,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难点。</p>

他好像天生就能精准掌握落在他手中的每一种药材的药性,从而把控需要使用的药材的药量。</p>

那须子的数量就是根据药性总量而定,后续那赤红汁液滴入的分量则是根据须子包含的药性而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