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有人知道,这个道学家一样的专家,心里的白月光就是郑旎,当年因为这位歌后的突然陨落,才十几岁的他,躲在被子里偷偷哭了一晚。

所以第一眼看到路音的选歌,这位专家就直接冷笑出声:网红就是网红,不知天高地厚,难道不知道以那位歌后的实力和地位,一般人唱她的歌,纯粹就是自取其辱而已。

更何况这名选手的嗓音条件还是他最不喜欢的那种,粗糙,蛮横,把劣势当优势,毫无美感。

可他这个想法,从路音的第一声叹息开始,就被彻底抛在了脑后。

这声音悠长,清远,细得像一根弦,又精致得像深冬窗上因为蒸腾的热气而凝出的冰花。

那是一种极其细微而脆弱的美,转瞬即逝,幽微难辨,对耳朵来说,却绝对是一种巨大的享受。

吟唱结束,正歌开始,作为郑旎的铁杆粉丝,这个评委马上就察觉到了乐曲的变化。

不同于原版这一段温润甜美的处理,台上的歌手,声音里清寒更甚,即便是唱短暂而繁盛的烟火楼台,也处处透露着一种烟火散尽,楼台将塌的命运感。

骗都懒得骗,就直接扼住了倾听者的咽喉,把人一把卷入了生死无常的漩涡之中。

再之后时代风云变化,个体如枯叶飞扬,再被萧瑟秋风撕得粉碎。

最后那一段改编自孔尚任《哀江南》的唱词:“玉殿莺啼血,水榭花败早,这青苔碧瓦堆上,只剩下销魂鬼,吟着那残山旧梦,笑也如哭。”

原唱这里的处理是如泣如诉,将一个时代逃无可逃的悲剧推到了最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