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安南县人口过于稀少,正常情况下,每年都是完不成府州给的赋税预算。

为了避免府州那边的责罚,也为了能从中贪得银钱,郭杨二人便对安南百姓,玩起了“折变”把戏。

安南气候温暖湿润,全年雨水充足,是最适宜栽种水稻的。朝廷在粮食征缴这一块,也是因地制宜。如北方征缴小麦多,南方征缴稻谷多。

可是当初的郭杨二人却在明知百姓皆栽种水稻,对他们征缴小麦。没种小麦啊?那就去卖家里的水稻啊!把水稻卖掉,再拿卖了水稻的银钱去买小麦。

可这么一来,水稻价钱被他们联合县城的商户压得极低。而小麦的价钱,又被他们抬得极高。这么一来一去,百姓便自然而然遭受了一轮剥削。

便是百姓来年改种小麦,他们又换法子。反正就是种小麦的让交稻谷,种稻谷的让交小麦。要是两者都种植,那就改交大豆。

作为最底层的百姓,面对这种剥削,又是毫无还击能力。只能官府怎么要求,他们便如案板上的鱼肉,任其肆意宰割。

对府州这边,郭杨二人又以折现银钱缴付。这对于税务官来讲,又是他们最喜欢的征缴方式。自然,便对他们还给予了夸赞。

于是用“折变”这一招,这十几年来可谓是喂饱了郭杨在内的一干衙门人,以及县城内的许多商户。

这便也是安南山间土着们,宁可窝在森山老林里躲避官府,也坚决不下山的原因之一。

苛政猛于虎的情况下,山间的那点湿瘴对人身体的损害,和缺田少地等情况,于他们而言便不算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