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要知道,韩彻会这么做,可不仅仅是为着眼下这点,让皇帝动心的也不仅仅只这一点。

注1:出自《唐六典》卷3《尚书户部》载:凡水旱虫霜为灾害,则有分数;十分损四已上免租,损六已上,免租、调,损七已上,课、役俱免。若桑、麻损尽者,各免调。若已役、已输者,听免其来年。

第135章

宠幸

在未来即将到来的巨大利益面前,皇帝这时候是一定会保住韩彻的。

知晓计划的皇帝心里也更清楚,到时候别说韩彻想结党营私什么的,只怕他这党别说是能结起来,极大可能遭受的还将会是不少官员的怨恨报复。

再退一步来说,不管韩彻是多么的有才干有能力,单韩家只有他一人可用,皇帝也不怕掌控不住他。

“陛下!”对方显然还不甘心。

“此事朕心中有数,退下吧!”皇帝态度强硬了起来。

很快,这消息也在朝臣之间私下里传开了。

韩彻自柏州调任回京的这几年,官途可谓是平步青云。

棉花种植推广和改革常平仓和漕运等举措,实施得也确实是利国利民良多。对地方相关官吏也未造成损失,原来的可操作空间虽被剥夺,但也能从其他地方找补。

新的找补方式,还是对地方民生经济有一定好处的。

之后他提议改革地方官吏考课,也是解决了朝廷原来制定的损免制度和官吏升迁考课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