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这些北地教材大部分都是府城各地很难找寻到的,要想学习教材上的东西,自然就得本人亲自来安南。

为这事,并非没有人求到韩彻面前来,请求韩彻允许售卖他们一份书籍扩印:“还望韩大人怜悯我等求学之心。”

“这些教材皆为北地州学,县学,乃至一些大儒做过的经义注解。我怎好借此赚取银钱?”韩彻便正色道:“不过诸位请放心,我安南县学藏书室置备不少桌椅,诸位可随时进去查阅。”

来寻韩彻的都是一些读书人,读书人自持身份又重名声。这时候见韩彻这么一说,还真不好再继续求下去。

毕竟韩彻把这些教材弄来给安南的学子们学习,被北地的州学或是县学里做这些教材的作者,乃至于那些大儒知晓,他们不仅不会责备韩彻,还会为此感到高兴。

时下看重名声,韩彻此举是认可他们的才华,有助于他们的才学名声传播。但若是拿来挣银钱,说不定还真会惹怒他们。这么一想,这些外地来的学子便还生出了几分羞愧。

在他们跟韩彻告罪离去后,便也再没有人为这事求过。

只是这么一来,每日去往县学藏诗书里的读书人便越来越多。甚至后面人实在是太多,稍微晚到一些,便会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看书。

而这一站,起码便是大半天。

藏书室里都是不被允许带吃食进去的,甚至饮水都不许。毕竟时下书籍珍贵,又多为墨水印刷。水若是不小心撞翻,对书籍必然造成不小的损坏。

针对这事,韩彻便让人在藏书室门口置放两排带锁的小格置物柜,和一排不带锁的置物架。

寻常水壶就直接放置物架上,如带有贵重物品的话,可去找藏书室做登记,领取小格置物柜的钥匙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