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页

王采儿痴傻,王瘸子最缺的就是一个孙女婿。哪怕薛小安入赘,一开始会有人找王瘸子麻烦,但这毕竟是律法规定,闹事也不会闹很久。

王瘸子是她的远亲,能够在危难时刻出手相助他们一家,说明是个本性极好的人。王瘸子年事已高,未来更多的是薛小安和王采儿相互扶持。王采儿什么都不懂,以后家中也会是薛小安做主,王采儿总不会因为薛小安是入赘的,就另眼可待他。

虽说王家在乡下,没有薄田,但王瘸子有房屋、为了王采儿也积累了一点薄产,只要薛小安和王采儿夫妻二人齐心,定能将日子过好,平安一世。

薛夫人只想到薛小安对王采儿并非全然无心,只觉得反正自己也很满意王采儿,她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因着有了盼头,缠绵病榻多日的人,突然精神了不少。

薛夫人没有跟薛小安商量过这事,她猜到薛小安可能会有些不愿意,但她决定强硬一回,不给儿子选择的机会。

……

那天,薛夫人让伙计去请王瘸子,等王瘸子到了,又让小翠备上热茶悉心招待。

她在病床上跟王瘸子沟通此事,薛小安就被安排站在一旁。

薛小安亲眼见着,病重的母亲如何拉着瘸腿砍柴人的手,亲切地称呼对方族叔,卑微地拉近关系,

王瘸子来帮助他们,看透世态炎凉的薛小安自然也是感激的。于是见薛夫人放低姿态,自己也没有多想。可当薛夫人小心翼翼说出自己的盘算,薛小安还是迷茫愣怔在原地。

他是薛小安,县城大布商薛掌柜的儿子,为何会沦落到给一个送柴火家、脑子有问题的姑娘当赘婿?

薛小安脸色发白,他蠕动着嘴唇、想说却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用求助的眼神看向自己母亲。

薛夫人注意到了,回应他的、却是薛夫人警告的眼神。

王瘸子对于薛夫人的建议,自是高兴万分。王瘸子为人一世,痛失爱子,一把年纪、自己又瘸了腿……若不是放心不下孙女,他多半熬不到今日。他如此努力地活着,就是为了能多保护王采儿一些,如果王采儿真能有个照顾她的夫婿,王瘸子觉得,便是抽光自己的骨头、吸干自己的血,他也是愿意的。

“薛夫人,这,这我老汉自然是愿意的。也别说入赘,就是、正儿八经地成亲……以后子孙、还是你们薛家的!”

王瘸子说这话时握着薛夫人的双手都在发抖,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就差给薛夫人跪下了。

他早就不求王家有后了,只要王采儿能平安过这一世,王瘸子没什么好求的。他怕薛小安不喜,怕薛夫人顾虑给薛掌柜留后,连忙向薛夫人表态。

听到给薛家留后,薛夫人想起离世的薛掌柜,也忍不住落泪。

王瘸子的话给了她很大的安慰,但她知道,这事也不是她说了算的。“官府留的籍,哪能是我们说改就改的。如若他自己争气,有朝一日能还清爹娘造的孽,再给薛家留个人吧。”

薛夫人后半句话是看着薛小安说的,她说着说着,便开始低头大哭起来。

王瘸子连忙安慰,薛夫人意识到自己失态,怕王瘸子多心,忙向他解释道:“族叔,你别多心,要留也是留一丝血脉,以后的孩子,当还是王家的。”

“唉,您说的什么话,我真不图这个,只要薛少爷能好好待我家采儿,我老汉,死也瞑目了!”

薛夫人摇着头,沉浸在悲痛中的她也顾不上去纠正王瘸子的称呼。她只是在想,让薛家留后,谈何容易呢?有上头这个县令压着,即便薛家未来子孙真的出息了,恐怕也难以改姓。

她儿子、书读得不好,也没什么营生的手艺。乡下砍柴打猎,只怕这辈子也很难还请外头的欠债。

薛夫人不敢多求,一切都是他薛洋造的孽,她拼尽全力保住他儿子,对得起这十数年的夫妻情谊了,即便到了黄泉路,他也怨不得她。

薛夫人情绪激动,复有哭了一会,须臾后、她将薛小安唤来,让他当着自己的面,给王瘸子磕三个响头。

薛小安被母亲看了两眼,已经知道此事没有回旋的余地。他为自己的无能麻木绝望着,他自暴自弃地想着,其实娘亲说得都对,他凭什么拒绝呢?娘亲已经病成这样,他不能为其分忧,也该做个听话的好孩子,不让她烦心才对……

薛小安双手发凉,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僵硬着身子给王瘸子磕了三个头,全程没有看王瘸子一眼。

王瘸子欣喜不已,连忙将人扶起。

在王瘸子心里,薛家是个良善人家,薛小安亦是难得的好人。薛小安年幼时就能帮王采儿抱不平,揭穿求娶人和媒婆的丑事,帮助收留王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