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页

沈曼曼送来的银子,偿还了船只的债款。可是印子钱的利息,他们是再也还不上了。得知要失去店铺和宅子,薛小安已经麻木了。

他最后的一丁点幻想,想要鼓励自己开店铺重新开始,为自己父亲证明,也彻底被粉碎。

薛小安没有歇斯底里,甚至是麻木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他只能期盼着,自己娘亲能尽快好起来,说服自己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就没有渡不过的难关。

可是他不知道,噩梦还没有结束。

薛夫人向亲朋们借的银子,也开始被要求归还。那笔银子,其实并不多,可是对于已经失去一切的薛家而言,便是连一钱都还不起。

亲朋们翻脸不认人,他们□□的刀,才更是锋利伤人。

作者有话说:

第196章

薛夫人一生要强, 背着丧夫之痛承担了家中所有的债务,甚至不失跟一县之主谈判的勇气。

但她也是有弱点的。她为人善良,即便是面对王瘸子这样的远亲, 也愿意力所能及的帮衬,更别提那些关系更近的亲人。薛掌柜爱妻, 对于薛夫人的接济总是尽力配合, 夫妻俩不敢说对两边亲戚帮衬多少,但从未苛待怠慢过。逢年过节, 他们送的礼总是最重的。薛夫人娘家那边的孩子, 都是穿薛家布铺的衣服长大的。

薛夫人向两边亲戚朋友借银子时, 薛家落难的事还未曝光,众人虽面露困难, 但多少也借给了她。薛夫人心怀感激,薛掌柜那边没什么近亲, 薛夫人找不到人投奔, 但娘家对她一向热情,薛夫人本以为,自己走投无路,但对少能回娘家求对方接济两年。

薛小安已经长大,虽然没了布铺家宅,但只要他们母子俩一起努力,给个四五年未必不能谋个地方落脚。薛夫人没想麻烦别人太久,可对方却是一天都等不了。

薛家还债的事最终还是被亲戚们所知, 他们听闻此事没想到薛夫人会连铺子都保不住, 都宽慰着自己, ‘没事, 至少薛家在县城上还有间铺子, 不会不还钱’。现在薛夫人一无所有,向不少亲戚都借了钱,哪里还还得过来。可不是谁闹得厉害,谁先拿到钱?

这也是薛家向布商赔钱后闹出来的事,曾经因为善心拿回定金没有向薛家要求赔款的布商,最终都没有得到钱。他们也是出于好心,但看着别人捧回大把大把的银子,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些懊悔没能坚持的。

薛家亲戚们怕自己重蹈布商覆辙,都赶忙跑来闹,每个都闹得很厉害。生怕自己动静小一点,薛夫人就将钱还给了别人,不给自己。

薛夫人对两家亲戚是动了感情的,能开口借银子的,更是关系极为看重之人。如今自己卧病在床,他们堵在她床前辱骂,薛夫人自是气急攻心,病得更严重了。

尤其当自己的血脉亲人找上门,搬走了陪嫁的木箱和椅子后,薛夫人更是落泪不止。

“大哥,嫂子!你们凭良心说,这些年我待你们如何!嫂子有孕,我买了二十只母鸡送去,敦哥儿周岁我给他打了一对银镯,你家两个孩子去学堂读书,我还送了厚银……你们身上的衣服,哪件不是我送的……”

“小姑子,都是亲戚说这些做什么?我们要求你送了吗?再说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送的布料都是店里卖不出去的,有钱自己偷着使,当年你儿子周岁,你可是给他打了个大金镯子呢!”

薛夫人的大嫂平日里最会讨好薛夫人,如今却是变脸变得最厉害的。她性子尖酸刻薄,早就嫉妒薛小安过得比自己儿子好。薛夫人考虑他们在乡下干活,总会备些暖和好用的布料给他们做衣,但大嫂不领情,私下总嫌弃她送的衣服花样不够新,没有县城里人穿得气派。

薛夫人被大嫂的理所当然气愤到,她正想向自己的哥哥理论,谁知对方只听到了金镯子。

“金镯子?有镯子就好办了!妹妹,都这时候了你还藏着掖着!把小安的镯子融当了吧,我们现在真的急需银子,敦哥儿要娶妻,家里还想给他盖新房子呢!”

薛夫人想到自己和儿子即将流离失所,兄长非但不体谅,还计划着给自己儿子盖房子。

可是怎么办?她连自己儿子的周岁镯都没有保住,早就将它换当出去了,这些人的谋划,必定是落空了。

薛夫人一直笑、一直笑,像是失心疯了一般。她突然变脸,冲上来将对方赶走。

“滚、滚,给我滚出去!”薛夫人将人往屋外推,屋内的薛小安等人也冲上来帮忙。

薛夫人的兄长和大嫂难敌众人,被关在门外后破口大骂,骂得十分难听恶心。

屋外的人喊着欠债还钱,又是卖惨又是叫嚣。屋内的人僵立沉默,又恨又苦、无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