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甄蓉儿聪慧,一点就通。她道:“王爷现在没有这个份量。”

皇帝之所以没有逼肃王府选妃,拿甄蓉儿做文章,就是怕他们份量不够。

一旦大臣和文人们抱有侥幸心理,想着平冤卷这么大的事,太子依旧宠爱太子妃,对太子妃盛宠不断。有太子妃在,哪怕不能拉拢太子为惠王平冤出头,太子也不会为难他们……

这样,皇帝就会被架到火堆上烤。皇帝没有必要给东宫留这个脸面,陷自己为难。东宫想必心里也清楚,所以肃王府才能风平浪静等到今天。

“但是如果太子妃动胎气,危及皇孙,太子被逼只能打消选妃之事。而肃王又与您和离,皇室的态度、皇上的心思,就足够明了。”

甄蓉儿因为余烬的话心意一动,她搭在身前的手不自觉收拢指尖。

余烬说得对,这招以退为进,确实很合理。

皇帝不是不给东宫选妃,而是为了小皇孙、大靖的江山社稷;皇帝也没有纵容文人大臣为惠王平冤,肃王休弃了自己的王妃……

或许真的不用到休弃那一步,肃王跟肃王妃和离,这样温和的方式,既表明皇室的态度,又保全文人大臣们的脸面,彰显皇帝气度。

那些‘闹事者’,甚至会因此感恩皇帝的‘仁厚之心’……

第一次,甄蓉儿觉得她与宁昭和离,是个可行的事。她原本并不抱希望的,她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甄蓉儿用探究疑惑的目光打量着余烬,余烬对皇室的揣摩和认知,绝非寻常。

余烬太过神秘,跟他相处,只怕是与虎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