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管家作为知情人之一,知道顾瑾言拿顾小碧当妻子对待。虽然他也不相信顾瑾言最后能娶顾小碧,但身为管家,他以姨娘以上的身份对待顾小碧也是应该的。

也就管家脑子灵光,换个旁人、对顾小碧求帮忙的话早就告罪回去了。管家懂得看顾瑾言脸色,顾瑾言一双眸子盛满柔情,宠得明明白白。他看得出,甭管顾小碧说了什么,只要顾小碧能自在,顾瑾言都愿意按她的心意来。

他料定如果自己不识趣,说了不该说的话冒犯顾小碧,说不定还会受顾瑾言迁怒。拿不准主意,含糊过去就好了。

果然,顾瑾言对管家的处理并未说些什么,在众人相迎下,牵着顾小碧回府了。

……

顾小碧的卧房被搬到顾瑾言屋中,府里下人被管家一番□□,倒也没人说闲话,府里清清静静的,给了顾小碧不少适应空间。

顾瑾言给肖远准备了一间大药房,顾小碧回府发现自己原本的活已经有人顶替,她心里清楚顾瑾言有意给她抬身份,闲不下来便一直往肖远身边凑,主动帮他整理药材、打下手。

顾瑾言听完下人禀报也只能笑笑,觉得他们像是走回了上辈子的老路。那时候顾小碧也是一个劲地跟在肖远身边,他当她是给自己找靠山,结果却只是因为顾小碧闲不住。

顾瑾言为了怕顾小碧无聊,让管家整理出账本来,自个又在她识字启蒙的路上多备了些功课。

当林阁老上门拜访的时候,听说顾瑾言在书房,心里还暗自感慨年轻人用功,殊不知、顾瑾言是当着林阁老的面,给顾小碧圈大字呢。

林阁老和宰相对立,现在正如皇帝的意愿行事。

顾瑾言回京,对皇帝和林阁老都尤为重要。皇帝不方便召顾瑾言入宫问话,毕竟顾瑾言才堪堪六品,即便皇帝满意顾瑾言,也不想一下子表现得太明显。

皇帝故意差林阁老前来,本意看望遇刺的顾瑾言、顺便试探试探他的为人。

顾瑾言没有令林阁老失望,问及青州对答如流,半点挑不出错来。

“郭奇胜一事,是下官监察有失,辜负了皇上的期待。”

林阁老以关心的名义前来探望顾瑾言,即便知道他带着皇帝的意思,顾瑾言也得拿他当普通上门客人般闲话对待。

林阁老身上虽然带着皇帝的任务,却也有自己的私心。他此番前来,是希望拉拢顾瑾言,让顾瑾言为他所用。

林阁老故意叹息一声,略带威胁地与顾瑾言道:“你监察失职,还好有陈大人一直为你辩护开脱。如今虽然你抓得赵锋,剿灭乱贼,平了青州之乱,但也彻底得罪了宰相。你遇刺一事,只怕与他脱不了干系。”

顾瑾言回道:“下官也有所猜测。下官被乱贼掳去交手时受伤,这才想在阳城休整些许,谁成想,竟有人如此胆大妄为……”

林阁老道:“那你可知,你遇刺一案、现下刑部已经接手。刑部尚书跟宰相素来交好、往来密切,他们竟然将此些刺客、安在你那与赵锋勾结的叔父身上。他们从青州带回一颗首级,你那叔父,牢内喊冤、非说你杀了他嫡子,要给你施加罪名。”

林阁老其实不相信顾常睿的证词,他和皇帝都更倾向于这是一次嫁祸。

不说顾瑾行确实死于游贼之手,就算顾瑾行得罪顾瑾言在先,此事也少不了郭奇胜的影子。顾瑾言不过一个文人,下手怎会如此狠绝?就算与顾瑾言有关,最多也只是郭奇胜之流为了讨好他擅作主张。

顾瑾言一看便有治国之才,他不畏强权,能在郭奇胜账下独守己见,可想而知郭奇胜的‘讨好’也没有动摇顾瑾言分毫。

可这并不妨碍,林阁老以此来恐吓顾瑾言站队。

林阁老道:“顾大人,老夫劝你,还是早做打算。青州战败虽与你没有直接关系,但你身为督军,到底难逃其究。再者你请兵漳州,虽事急从权,但也被人为之诟病。此前宰相就曾煽动言官,要将你贬官下派。”

“你是老夫举荐的人才,老夫自是相信你的为人。只是这如今的官场,奸臣当道,清明正义谈何容易。”林阁老装着苦口婆心地劝,临了还不忘为自己表功。他道:“老夫已命人暂时压下你叔父的口供。顾大人,老夫有意举荐你为新的监察詹士,统率监察一府,共同对抗朝中这群魑魅魍魉。不知顾大人,意下如何?”

林阁老历经三朝,看似正义凛然、激情相邀,实则与宰相之流并无不同。

宰相支持四皇子、林阁老则是个隐藏的三皇子党。上辈子宰相谋反后、林阁老才被发现,现在林阁老做这么多,不过是在帮三皇子铺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