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页

“往年消息不通,多有误解,如今看来,赞婆也算是忠骨耿耿。钦陵之后,此人可以担当噶尔家主人,继续为国效力!”

赞普正因为山南诸军的误期妄为而肝火大动,对于噶尔家的快速回援不免颇感欣慰。当然他心里也明白,噶尔家之所以这么快速的回撤,也未必是真的就对自己忠心耿耿、急于戴罪立功,更多的只怕还是因为担心钦陵的安危。毕竟钦陵乃是噶尔家真正的核心领头人,赞婆之类威望俱不如其兄。

无论如何,噶尔家的快速回援,总是暂时缓解了积鱼城的兵力不足,也让赞普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派人送出了许多的劳军物资并将噶尔家回援人马安排在了积鱼城北侧。

同时他还颇为大度的让噶尔家使者入见钦陵一面,告知消息,让噶尔家诸众知晓钦陵如今仍然安全,如此才能让噶尔家的余党用命守城。

随着噶尔家的人马抵达,积鱼城蕃军精神顿时为之一振,而有关噶尔家的风评也在快速扭转。往年由于上层的权斗,噶尔家的名声在国中很臭,被人视作是狼子野心的割据叛逆。

可是当吐蕃国运真正遭遇危险的时候,噶尔家的勇士们却又是义无反顾的勤王救驾,迟迟不至的山南诸军则就不免相形见绌。

一时间,噶尔家与大论钦陵的旧日事迹也被频频提及,甚至在中下层的将领兵长之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唯有大论钦陵重新掌握军权,才能带领他们战胜唐军!

唐蕃之间的战争并非一次,而在此前的几场战争中,蕃军从来没有如此被动过,甚至就连国君都被堵在城池中无计可施,几次辉煌的大胜更是让吐蕃的强盛达到了一个顶点。

那么眼下如此劣势被动的局面又是为什么?难道是因为蕃军将士们已经意志消沉、没有了斗胜的勇武气概?当然不是!区别只是大论钦陵被奸贼所害,以至于蕃军节节战败,不能反扑战胜唐军!

这样的说辞虽然在逐渐的流传发酵,但赞普仍然对此一无所知。毕竟他不可能深入营伍去探听那些下卒心声,而够资格亲近他的人则都深知赞普对大论钦陵的忌惮与敌视,更不可能自讨没趣的将这些道听途说告知赞普。

眼下赞普仍是着眼于战略大计,心中充满了懊恼气愤。如果国中增援的人马能够及时抵达,他在积鱼城这里自可以对唐军进行大举反击,届时噶尔家的两万人马再从海西出动,侧翼进攻截断唐军的退路,必会大获全胜!

可现在,无论他有着怎样精妙的反攻雄计,也没有了施展的基础。噶尔家卒力已经从海西撤回,而后路的援军却仍然没有抵达,整体的劣势尚未扭转,更不要说作什么反攻大计了。

赞普或是懊恼于不能实施强攻正面、包抄后路的计略,但这一遗憾却是有人为他弥补。

正当唐蕃两国仆从军还在积鱼城前热斗正酣的时候,积鱼城后方的积石山西麓,却有一路数千名骑兵正快速的向蕃军后方逼近。

积鱼城正面虽然无日不斗、战火肃杀,可是后方的积石山西麓,却仍是一副游牧正忙的画面。数万名随军出征的牧民们正在勤勉放牧,因为大军在积鱼城将唐军死死的拦截下来,后方的牧场便也没有收到侵扰,仍在有序的生产着。

这一路人马奔行到牧场外围的时候,那些蕃人牧民们还以为是盛传多日的国中援军抵达,一些牧民已经忙不迭返回毡帐中准备马奶、肉食等物资奉上,以免遭受这些悍卒的打骂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