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等到张楚金说完,殿上稍有沉寂,过了一会儿,武则天才开口道:“秋官所奏,相公们怎么看?”

她说这话的时候,所看向的乃是纳言武承嗣。不过武承嗣这会儿也有些发懵,很明显这件事不在他预料,尽管感受到神皇的目光,但却不知该要如何作答,只是默然站在班中。

接下来行入一人,乃是内史张光辅。

眼见这一幕,李潼暗道有戏。这一届宰相中,他最看好的还是张光辅,除了明显武氏派系之外,剩下几个老的老、能糊弄的就糊弄,张光辅年纪最轻,冲劲也大,他既然首先出面,丘神勣绝对讨不了什么好。

但是李潼高兴还是太早了,张光辅接下来的话,不独让他大感意外,也都出乎殿中群臣意料。

“秋官所请,虽是循例,但不切实。司刑诸事,在所难免,人或有涉,未必是实。目下朝廷两边用事,京畿之稳,首在金吾卫。以此分寸之瓜葛,迫退都邑安危之官长,有悖当时务重。刑司宜再作度量,在势若真不得不作避嫌,可暂压于后。”

张光辅说完之后,也并不退回班中,只是站在原地等候神皇回应。

而他这一番话讲出之后,满殿群臣也都各露狐疑并诧异之色。至于一直在观察宰相们的李潼,则敏锐的发现右史岑长倩眉头蓦地一皱。

此时武承嗣也终于反应过来,抢步出班并说道:“臣附张相公所论。”

有了两个宰相接连表态,殿上的武则天也开口说道:“既如此,秋官所议酌情之后再报政事堂裁取。”

再作裁取,那自然只能是不了了之。

接下来朝会便乏善可陈,也让李潼大感索然无味。今天他是亲眼见识到,宰相们未必不是人精,但却一盘散沙。什么样的人情权衡、时势算计,落实到最后终究还是力量的碰撞。

眼下皇权、相权对立尖锐,如果能够借机拿掉丘神勣的畿内军权,这对整个宰相群体都是极为有利的。但聪明人实在太多,你的算计未必是我的,大好机会就此错过!

从大的形势方面,李潼是深感失望的。但若落实到自家与丘神勣的矛盾,李潼倒是可以稍作乐观之想,他位列前班,虽然有旒珠遮挡,但也能稍稍感觉到他奶奶身上那股负能量:我的狗,是别人能随便喂的?

第0145章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

“恭喜大将军,正气满怀,邪情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