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女神成长手册 羽轩W 680 字 2022-11-30

“那青衣的小哥好生俊俏,也不知成婚了没有。”

洛炎与贺清章隆重感谢了报喜的差役,又感谢过来贺喜的人群。

仆人们在府外也撒了许多喜钱,许多路过听到动静的人都过来沾沾喜气。因有许多孩童过来,方管家又遣人拿了许多喜糖分发给小孩子们。

喧闹了好一阵过后,人群终于散去,两人解脱出来,回到府中。

报喜的差役前来不单单是报喜,还带来了殿试的消息。

大梁的殿试基本定于四月二十一日,四月二十五日传胪

如今距离殿试也不过是短短五天的时间,洛炎与贺清章便待在家里,一心准备殿试。

期间只有许敬轩前来拜访一次,为两位好友贺喜,他会试落榜,虽有些失意,但很快便不放在心上,一来乡试他虽然上榜,但成绩并不突出,比不得自己的两位好友,二来对于会试,他的准备确实不足,就算侥幸得中,恐怕也只能中个三甲同进士,与其中了同进士,倒不如不中。

知道两位好友正在准备殿试,他没有多做打扰,约定待殿试完毕,三人再聚。

很快就到了殿试的日子,所谓殿试,自然是要在宫廷殿堂之上进行的,由皇帝亲自主持,因此也称为“廷试”“御试”。

殿试的前一天,由大梁鸿胪寺官员在店内东边设置策题黄案两处,一处在殿内东边,一处在殿外;丹陛上正中设置一处黄案,光禄寺官员在东西阁檐下设置试桌,排好位次。

殿试当天凌晨,洛炎,贺清章与参加殿试的贡士们来到宫外,排列站好,按照宦官们的安排指引进场,走到殿前的丹陛上排列好,每人得赐宫饼一包,朝中百官分立于两旁。

陛下在声乐之中升殿,大学士从殿内的黄案上捧出试题,授给礼部的官员,放到殿外的黄案上。

凌晨入场,日落交卷,一边要完成策论文章,另一边要注意书写工整。

殿试的卷子极为考究,是由宣纸裱糊而成的,长一尺四寸,宽三寸七分,每行限写三十二字,一般考生都会上空两字,留作抬头之用。

殿试的考卷只进行糊名,不誊抄,因此,考卷上的字迹写的如何,也十分关乎成绩,就像现代所说的卷面分,字迹工整,考卷写得赏心悦目,阅卷官也爱多看上几眼。

待到殿试的试卷终于分发下来,洛炎开始审题,如今的殿试只考策论,百年前的殿试还考赋题,规甚至还定韵脚,想想就令人痛苦。

策问题共有三道,字数没有进行限制,文体不限。

第一道:

问:《周礼》ot庶人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縗ot,皆所以耻不勉,抑游惰,欲人务衣食之源也。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由是农商工贾,咸遂生业。若驱彼齐人,强以周索,牲盛布帛,必由己出,无乃物力有限,地宜不然,而匮神废礼,谁曰非阙且使中为市,贸迁有无者,更何事焉

试题的大意是:

《周礼》规定:“百姓中不饲养牲畜的人,祭祀时不能用牲,不耕种的人祭祀时不能用五谷,不养蚕的人不能穿帛制的衣裳,不织麻的人办丧事的时候不能穿衰麻孝服。”

这些都是使那些不努力生产的人感到羞耻,遏制那些游荡懒惰的人,希望人们开发衣食来源的一种方式。但是治理国家的规律,应当凭借人们感到有利条件使他们得利。假如驱赶那些百姓,勉强他们按周的法度行事,要求人们祭祀用的牲畜,五谷,穿着用的布帛,一定要由自己生产出来,恐怕物力有限,土地的条件也不适合种植经营各种物产,由此而导致供奉神的物品匮乏,败坏礼法,谁说这不是欠缺之处?况且让人们中午集市贸易,贩运以互通有无,又为的是什么呢?

洛炎凝神沉思,手中缓缓磨墨。

利用厚生,教之本也从宜随俗,政之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