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倒霉的诗人

“这个——”王文佐也愣住了,那个王勃不是说自己在成都生病了,才刚到长安吗?这沛王的举荐书是怎么回事?

“这个臣就不清楚了!”

“三郎你当然不清楚这等小人的伎俩!”李弘冷笑了一声:“寡人已经派人去查问过了,这厮已经来长安好长一段时间了,他过去就曾经在沛王府上当伴读,后来因为文章触怒了太上皇,被逐出长安。他在成都又结识了三郎你,你爱惜他的文才,赐予他名刺,让他回长安后便来找你。可这厮回长安后,看到形势对你不利,就跑去沛王那儿求官。这倒也还罢了,世人趋利避害的多得是,也不多他一个。可后来你拥立我登基,形势逆转了过来,那厮可能是嫌弃我那傻弟弟给的官小了,便又跑到你这里来,说自己在成都生了病,所以来的晚了,一来长安后便来拜见你,把去见沛王的事情隐瞒了过去,这等趋炎附势的小人,寡人如何饶的过?”

“还有这等事?”王文佐沉默良久,最后不禁哑然失笑,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自然没可能一个个去查来找他求官人的过往履历,实际上王勃求官时根本都没见到自己,一切都是伊吉连博德处置的,无非是事后向自己报告了一声,却想不到在天子这里露馅了,这王勃果然是命里没有当官的份。

“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王文佐问道。

“他不是求官吗?”李弘冷笑了一声:“寡人给他官做,不过弘文馆校书郎是不可能了,寡人听说他的父亲在交趾为官,就让他们父子团圆,也明白一点忠孝之道吧!”

“交趾?这不是流放吗?”王文佐暗想,看来王勃这事把李弘彻底惹恼了,交趾已经是大唐最南方的郡县了,文化落后、人烟稀少,满地瘴气,当时的北方士子去那边多半都是回不来了。李弘这么做其实就一个意思——王勃父子就一起死在那边吧!虽然觉得王勃有点惨,但天子这么做摆明了是为自己出气,自己也就犯不着做好人了,说不定坎坷的人生还能让他多留下几幅名篇来,便点了点头:“如此甚好!”

见王文佐应允,李弘立刻唤来中书舍人,令其草诏。看着就在一旁依照李弘的命令飞快起草诏书的中书舍人,王文佐心中突然有种荒谬的感觉: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侍从、宣旨、劳问、接纳上奏文表之职,多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若是没有这次偶然的事情,王勃在弘文馆当几年校书郎之后,多半就会沿着京畿县尉、监察御史、左右拾遗、员外郎、中书舍人、中枢侍郎,最后进政事堂成为宰相一路升迁,以他的文才如果运气不错的话,大概四十之前就能到中书舍人这个位置。但运气没有站在他这边,第一只脚刚刚踏上这条青云之路,就一个倒栽葱跌下无底深渊,这个世界还真是荒谬的很。

“就这样吧,速速传下去!”李弘道:“明天天黑之前,那厮必须离开长安!”

“喏!”那中书舍人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李弘冷哼了一声,站起身来:“寡人最讨厌的便是这等有才无德、喜好钻营的小人!弘文馆虽说是优养才学之士,但也不能容这等小人栖身!”

“陛下说的是!”王文佐听到这里,只能为王勃哀叹一声了,不管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给天子留下这么恶劣的印象,那还是老老实实当一辈子隐士比较好。

李弘下完了旨意,走到窗旁,突然道:“三郎,已经是秋天了!”

王文佐闻言一愣,他站起身来,只见院子里的槐树树叶已经黄了大半,应道:“是呀,这槐树树叶都黄了大半了!”

“嗯!”李弘点了点头:“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了,三郎你的夫人还没有回长安吧?”

“是呀!”王文佐也没想到天子为何提到这些:“已经派人去接云英回长安了,不过算起来应该还要十几天才能回来,应该是赶不上中秋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