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

“只是这样!孩儿谨遵阿翁教诲,不敢随意与外官交接!”李敬业低下头去,咬牙答道。

李绩从锦榻上站起身来,走到李敬业身旁,仔细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孙儿,突然叹道:“整日里与那些飞鹰走狗之辈混在一起,真英雄就在眼前,却不知道结交。不过这样也好,如果当真知道自己是个废物,庶几能保住家业了吧?”

听到祖父这番满含着矛盾心情的话,李敬业愣住了,正当他正在考虑要不要说出实情时,李绩已经转身回到锦榻重新躺下:“退下吧,我已倦了!”(本卷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卷开始于王文佐前往长安,结束于长安故事,可以说是一个轮回吧!

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胜利本身不是目的,政治胜利才是。

本卷中的王文佐就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这一点,从在长安的宫廷市井,到倭国的金戈铁马、床头床尾,王文佐与其说是一个将军,不如说是一个阴谋家。战争对他来说不过是不得已时采取的手段,在这一卷中他从床上得到的东西可能比沙场上得到的还要多得多。在他的身上,读者感觉不到“意难平”、“豪气干云”等让他们觉得‘爽’的情绪,只能看到他沿着既定的道路一步步前行,将敌人踩在脚下,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这样的主角很难让人有代入感吧?

但如果读者们抬起头,去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上位者,就会发现他们与王文佐有些相似,都是那么冷静、没有个人好恶,不被道德约束。对,看过《冰与火之歌》的书友们应该会想起某个人了——泰温,首相大人为什么那么让人害怕,因为他能够不被自己的情绪和道德所影响,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那泰温最后为何而死?——他被偏见蒙蔽了眼睛,把三个子女中最和自己相像,最适合继承兰尼斯特家主之位的小恶魔视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耻辱,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和侮辱,最后死于儿子之手,让自己视若生命的家族致于危险之中。看到这里,你们应该懂得韦伯想说什么了吧?不要让偏见蒙蔽自己的眼睛。

王文佐将在未来沿着怎样的道路走下去呢?请看本书的第三卷,也许是最后一卷《北方之火》。有的读书说为何只有一卷,应该至少还有三卷吗?我只想说,网文写多长实际上取决于读者,而不是作者,读者大爷多掏钱,没有哪个作者和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