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工作人员恭敬的送了本册子过去,颜生拿着翻了翻,也没发现有什么感兴趣的,倒是乔治娜,兴致勃勃的翻开一页给她看:“这该是来自东方的古物吧,你喜欢吗?”

颜生低头看了眼介绍,是一尊来自十四世纪的尼泊尔鎏金铜佛像。

“我又不是佛教徒,”她笑着摇头:“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人,大概会想要收藏吧。”

“那这个呢?”乔治娜又找了一个,问。

这一个的名称可比上一个长多了,清乾隆粉彩豆青地凸雕暗八仙开光人物故事图螭耳大瓶,底部是矾红六字篆书款。

“更不感兴趣,”颜生说:“事实上乾隆年间的瓷器琅法我都不怎么喜欢,太过花哨,失了清雅。”

这还真不是她有偏见,拿雍正年间官窑制成的瓷器跟乾隆年间官窑制成的瓷器对比,从艺术审美上很容易就会得出结论。

前者清雅素致,像朵亭亭水莲,后者简直恨不能把花鸟虫兽飞龙彩凤全都堆上,说的好听点叫富贵,说难听了简直就是恶俗。

你爸爸终究是你爸爸,这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乔治娜对于东方文化不怎么熟悉,盯着底下英文介绍看了会儿,忽然笑了,指着介绍上的乾隆年间问:“是那个特别爱盖章的皇帝吗?”

乾隆特别爱在收藏品上盖章,还爱题字,《富春山居图》上连盖章带题字,那么长的画卷,留白的地方居然全给写满了,王献之《中秋贴》上盖的章简直能当弹幕,最让人痛心的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盖章也就罢了,居然还写了个神,诗仙李白存世书法只有《上阳台帖》,他也没放过,好在心里还有点逼数,没在旁边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