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层层叠叠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2357 字 3个月前

同样的早晨,朱塬还在吃早餐的时候,很多人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比如皇帝陛下。

今天有征虏副将军常遇春的凯旋作为打底,本就是让人高兴的一天。

早朝的时候,先宣布了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提议的春联相关,百官也很给面子,纷纷捧场。

没想到,之后,又来了一件喜事。

工部顺利烧造出了水泥。

因为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的多次提及,老朱对水泥用途的理解,比工部尚书单安仁和水泥局大使沉全还要全面。

只是一个,有了水泥,就能修建贯通全国的万里硬化驰道,再配合那铁路,还有那日演示所见的诸多蒸汽车辆,高效的运输系统,不仅会大大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还能促使大明的国土快速向外延伸,远超汉唐。

因此,老朱觉得,水泥的意义,并不比青霉素差太多。

于是当场嘉勉一番,早朝之后,还又召来了单安仁和沉全,亲自验看水泥的效果,非常满意,又详细追问烧造流程。

再之后,得知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只打算将水泥作坊扩充到200人,顿时就不满意。

大手一挥,沉全正八品的水泥局大使,直接提升两级,到正七品,依旧掌控水泥局。

还有作坊。

金陵这边,200人的作坊,确实不适合更大,因为原料有限。

不过,与两位臣子讨论之后,老朱就决定,在原产地进行烧造,比如长江上游同时有煤有铁也不缺石灰石的黄州,或者产煤的凤阳那边,烧好了,通过水路转运,也是方便。

至于用途……

详细询问过水泥房屋的种种特性,老朱就发现,比起需要使用木梁的建筑,水泥房子,防火、防虫、防潮、防鼠……还有比这更适合建造库房的吗?

就说一点。

同样找来锤子亲自试了试那坚硬的水泥块,老朱就联想到,这东西若用来铺设地坪,那老鼠之类,定然挖不动,用来建造粮仓,一年能因此省下多少粮食啊!

至于那实验室、博物馆等紧要场所,更是不需多说。

总之,老朱要求沉全接下来一年选择合适地点再多造几座水泥作坊,用工总数至少也要达到2000人规模,而不是抠抠索索的200人。

这次只是先到正七品。

若是做好了,明年就再升他两级,到正六品级别。

激动的沉全千恩万谢,赌咒发誓地保证完成任务。

老朱也没忘记单安仁,不过,这水泥……确实也比不得青霉素,那是带了收拢民心的政治意义的,因此,只是赏赐了单安仁一些财帛。散官暂时没有,官职也不适合再升,当然了,在《大明月刊上露露脸,也是该的。

单安仁也没有什么不满。

工部在以往历朝都是六部垫底,这一次,地位已经提升了太多。

更何况,现在正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前所未有,只要完成了,就是功劳,因此不急于甚么散官虚职。

甚至,相比那些财帛赏赐,单安仁还更看重这次也能在《大明月刊上露露脸的事情,虽然具体烧造的是沉全,自己这个尚书大人,那么不遗余力地支持,功劳也是该有自己一份的。

事情谈完,单安仁转去忙碌自己的事情,沉全则带了同样得到的一些财帛赏赐和皇帝陛下的期许出了宫,派了亲随把财帛送回家里,自己直奔后湖医药大学。

朱塬昨天的交代还没忘,要和这边商讨预制板的事情。

然后就再次遇到了少年平章。

……

朱塬是早饭后出发,带了暖娘和麻袋并几个侍卫,先乘船到北岸僻静处,这边已经有轿子和马车在等待。

并没有乘坐车轿。

穿过岸边算是隔离带的林树区域,其中大部分树木都是年初与岛上大宅修造一起种植,为此还迁走了一些湖畔人家,算是将玄武湖完全隔离起来,类似后来的黄册库状态。

只是这次并不再是黄册库,基本算是朱塬的私人领地。

因此也再能看出老朱对家人有多好。

要知道,周遭40里的玄武湖,本身的产出,无论是鱼获,还是莲藕,可都是非常丰厚的,更别说只是几座湖心岛就有五六百亩的总面积。

不过,虽然老朱默认,朱塬也没有真的独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