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明香进来陪着自己,明香年纪虽然比她小,却出了好几回远门了,见有陌生人,机灵地并不探问。她们两个挤在一张c黄上,他就斜倚在对面那张c黄上闭目养神,车子半夜时分到了余家口,他却并没有下车,她心里暗暗奇怪。她本来大半夜没睡,极是困倦,到了凌晨三四点钟,再也熬不住沉沉睡意,方打了一个盹,恍惚间突然觉得有人走动,勉强睁开眼睛,火车已经停了,只不知道是走到哪个站了,外面却是灯火通明,站台上全是岗哨。她蓦然睁大了眼睛,他已经推开了包厢的门,在门口忽然又回过头来,在黑暗里静静地凝望了片刻。她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一个念头未转完,他已经掉头离去了。

整列火车的人都睡着了,仿佛只有她独自醒着,四下里一片死寂,只听站台上隐隐约约的说话声、杂沓的脚步声、汽车的引擎声……夹着一种单调的嘀嗒声,过了许久,她才发觉那单调的声音原来是从自己枕畔发出的,怪不得觉得这样近。伸出手去,借着窗中透进站台上明灭的灯光一看,原来是一只精巧的金怀表,细密的表链蜿蜒在枕畔,她握在手中,听那表嘀嗒嘀嗒地走着,沉甸甸的像颗不安分的心,火车已经缓缓启动了。

晌午时分火车到了季安站,停下加水后却久久不启动,福叔去打听了回来,说:“车站的人说有专列过来,所以要先等着。”好在并没有等多久,专列就过去了。下午终于到了承州,偏偏又不能进站,只能在承州城外的渠江小站停车,尹静琬隐约觉得情势不对,但事已至此,只得随遇而安。乘客从渠江下了车,这里并没有汽车,好在离城不远,有的步行,有的叫了三轮车进城去。

进了城更觉得事情有异,承州为承军的根本之地,督军行辕便设在此处,城中警备森严,所有的商肆正在上着铺板,汽车来去,人马调动,明明是出了大事了。福叔找了街边商家一问,气吁吁地跑回来告诉尹静琬:“大小姐,出事了,慕容大帅病重,六少赶回来下的令,全城戒严,只怕又要打仗了。”

尹静琬心中一紧,说:“咱们先找地方住下来再说。”心中隐约觉得不好,承州督军慕容宸的独子慕容沣,承军卫戍与嫡系的部将都称他为“六少”,因他前头有五个姐姐,慕容宸四十岁上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自然珍爱得跟眼珠子一样,他既然赶了回来,又下令全城戒严,那么慕容宸的病势,定是十分危急了。

果不其然,第二日一早,承军就通电全国,公布了慕容宸的死讯。原来慕容宸因中风猝死已经四日,因慕容沣南下采办军需,慕容家几位心腹部将忧于时局震动,力主秘不发丧,待慕容沣赶回承州,方才公开治丧。

尹静琬叫福叔去买了报纸来看过,不由得微有忧色,福叔说:“瞧这样子,还得乱上一阵子,只怕走货不方便。”尹静琬沉吟片刻,说:“再住上两天,既来之,则安之。或者时局能稳下来,也未为可知。”见福叔略有几分不以为然的样子,她便说:“我听说这六少,自幼就在军中长大。那年余家口之变,他正在南大营练兵,竟然亲临险境,最后以少胜多,一个十七岁便做出此等大事来的人,如今必然能够临危不乱。”

承州全城戒严加上举城治丧,倒真有几分人心惶惶的样子。他们住在旅馆里,除了吃饭,并不下楼,尹静琬闷不过,便和明香在屋子里玩牌。那慕容沣果然行事决断毅然,数日内便调齐重兵压境,逼得颖军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僵持数日,局势倒真的慢慢平静下来。

虽然如此,尹静琬还是听从福叔的意思,只采办一半的货先行运走,他们便动身回乾平去。那乾平旧城,本是前朝旧都,眼下虽然不再为首善之区,但旧都物华天宝,市面繁荣,自是与旁的地方不同。

尹家本是乾平郡望,世代簪缨的大族,后来渐渐颓败。他们这一房自曾祖时便弃文从商,倒还繁盛起来,至尹静琬的父亲尹楚樊,生意已经做得极大,只是人丁单薄,父母独她一个掌上明珠,当作男孩子来养,这回她自己要去北地,父母拗不过她,只得应承了。接到她的电报,早早就派了司机去火车站接站。

------------

两年前承颖铁路(3)

------------

尹家是旧式的深宅大院,新浇了水门汀的路一直通到宅内去,佣人张妈在月洞门后收拾兰花,一见着汽车进来,便一路嚷嚷:“大小姐回来啦。”上房里的吴妈、李妈都迎出来,喜孜孜地替她拿行李,又拥了她进去。尹家本是老宅子,前面上房却是新翻修的,向南一色明透亮朗的大玻璃窗子,她一进去,见母亲正从内间走出来,那太阳光正照着,映出母亲那一身宝蓝色的织锦闪银小寿字旗袍,虽看不清脸上的神情,可是心里无限欢喜,先叫了一声:“妈。”尹太太说:“你可回来了。”爱怜地牵着她的手,细细地端详了好一阵子,又说:“你爸爸一径地埋怨,说宠你太过了,兵荒马乱的,一个女孩子家,只怕你出事。”尹静琬瞧见父亲也已经踱出来,笑逐颜开地说:“能出什么事,我这不是好端端回来了吗?”尹楚樊本来吸着烟斗,此时方露出一丝笑意来,说:“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