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渤海最后的底牌

对弈江山 染夕遥 2512 字 3个月前

狂风将大旗吹得猎猎作响,旗幡涌动之中,大旗上笔走龙蛇的写着一个大字:审!

大旗之下,忽的缓缓捧出一员将,胯下一匹赤黑大宛战马踏踏向前,踩着地面上成河的积水,溅起阵阵水花,激扬四溅。

那将端坐于马上,金盔金甲,手中倒提着一杆银枪,枪尖在地上划出一道雪白的水线。

别人或许还未认清此将,苏凌却在这大旗出现的那一刻,已然认出来者何人。

这沈济舟的阵营之中,姓审的,除了那个叫做审正南的之外,再无他人。

“审正南!”苏凌从嘴角里挤出这人的名字。

再看这员金甲大将,面如錾金,朗目剑眉,颌下短髯,眼中两道摄人寒光,仿佛可以看透人心。

他坐在马上,颇有几分刚毅和威严。

不是审正南,又是何人?

审正南,在沈济舟的阵营之中,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如论能力,审正南是沈济舟阵营中少有的文韬武略皆大才的人,说他是谋臣,却能带兵上阵,指挥军马,个人的功夫也使深不可测,便是渤海四骁与他相比,功夫也在伯仲之间;说他是武将,却熟读兵法韬略,智计百出,善奇谋,更有方略,沈济舟中谋士者,如田翰文、祖达授等,与他相比,也各有千秋。

不仅如此,审正南更是在谍报一途上颇有心得,那魍魉司的首创者便是此人,只是后来,他才逐渐将魍魉司的权利移交给了牵晁。

而那牵晁,从最初的莽夫到这次与苏凌相遇,整个人似换了一个人一般,也是审正南调教出来的结果。

所以这个人,才是沈济舟阵营中真正可怕的人。

然而除了这些,他与沈济舟阵营中文武更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不依附于任何势力。

众所皆知,沈济舟有三子,而沈济舟迟迟不确定后继之人,所以三子私下运作,形成了三个派系。

诸如沈济舟文臣田翰文、祖达授、郭涂和许宥之,武将如文颜二将、臧宣霸、张蹈逸等人,都有各自依附的世子,更因所依附的世子不同,而分化出了三个派系。

而这审正南,无论是沈济舟的哪一个儿子,他都不亲不慢,不远不疏,更由于他掌管吏治、刑名和军治,所以无论哪个派系触犯了相关法纪,他也都毫不徇私,绝不偏袒,执法如山。

这三个派系也没少费力气拉拢此人,可是架不住审正南脸酸,总是被撅回去,闹个颜面有失。

所以久而久之,这审正南却落了个刚正勇毅的名头出来,沈济舟也素知审正南中正,视其为沈氏孤臣,所以他是沈氏文武中最特立独行的那一个。

与谁都不亲近,但也被所有人忌惮,却因为沈济舟极为信赖他,他的地位也无人可以撼动。

审正南是最早一批投效沈济舟的人,为沈氏在渤海扎根立下赫赫功劳,沈济舟更亲提四字匾额:忠直刚勇,以示褒奖。

苏凌亦知审正南之名,旧漳对战之时,亦曾见过。

今日不仅箭羽营现身,这审正南竟然也来了。

形势急转直下,不好对付啊!苏凌暗自叹息。

却见审正南策马独行一阵,悬即勒马,沉声道:“苏凌,审某来了,不如出来叙叙旧啊!”

苏凌心中苦笑,收拾心情,催马向前走了几步,这才在马上朝着审正南微微拱手,淡淡道:“审正南,苏凌在此!”

审正南淡淡看了苏凌几眼,一捋颌下须髯道:“苏凌,可想过审某会出现在此处么?”

苏凌淡淡道:“无所谓想过不想过,我只知道,今日我必须离开这渤海,谁拦着都没有用!”

“是么?”审正南在马上捻髯大笑。

忽的眼中射出两道满是杀意的冷芒,一字一顿道:“苏凌,今日审正南在此,箭羽营亦在,你们一个也出不得这渤海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