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四百七十章 进攻乏力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3131 字 3个月前

汴梁,鸟巢体育场。

面对着雄狮队近乎完美的防守,文远队可以说是毫无办法,即便是核心三人组,他们的进攻也被对方给一一化解掉了。真正让雄狮队有些难以处理的,从来都是肖云这个新上场发挥出色的组织型中锋,而不是徐昌他们三个人。然而,事情到了现在,下半场比赛时间也已经过半,韩文远和徐昌都找不到什么其他的办法来解决眼下这个问题。不过,韩文远也没有打算就此放弃,他将剩下的两个替补都派上场,而且文远队的阵型也变回了之前攻击力极强的阵型。当然,这些操作其实都在曹诱的计算之中,自从雄狮队进了第二个球之后,他们的阵型也开始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撤回了前场的三名前卫,回到自己的半场,摆出了一个451的阵型。

451是典型的防守反击阵型,其中又分很多类别。

451平行站位阵型简单来说就是两位边前卫分居边路,而中路则放置三名中前卫,由于三名中前卫在战术板上的站位几乎处于平行状态,这种使用三名中前卫坐镇中路的451阵型称为平行站位。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阵型目前在世界足坛已经很少有球队再继续使用,究其原因就是三名中前卫的存在让球队在由攻转守时没有足够的兵力用于保护中后卫身前的巨大空档,对方往往可以利用简单的三传两倒就发动威胁十足的二次进攻。

451平行站位阵型似乎从创造出来开始就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当成一种首发阵型,毫无疑问451阵型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将反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既然这种阵型是为了防守反击而生,那么就确定451阵型在中场的防守布置必定会更加严密,而所谓的三中前卫配置则和这种阵型创造的初衷背道而驰。如上图所示,三名中前卫在中路的确可以有效帮助球队拥有更加多的控球权,同时球权一旦能够长时间掌握在己方中场脚下,无论是边前卫还是边后卫的前插都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炮弹输送。不过这种阵型的缺点也异常的明显,那就是球队完全无法保证后场防守的稳固性,三名中前卫在进攻中必将会将自己的身位进行一定程度的前提,一旦中场球权被断,两位中后卫其中的一员必将会将自己的身位从后卫线拉出进行前压防守,这样三名后卫如果边后卫高度压上,甚至还不到三人形成的后卫线便非常容易暴露出巨大的肋部空档。

正是考虑到如此明显的缺点,451平行站位阵型从创造之初就几乎没有作为首发阵型出现在任何一支球队之中,主教练使用这种阵型更多是为了在比赛过程中的某一瞬间加强进攻从而将原本位居后方的后腰位置前提“临时改为12名中前卫”。综合来看,更多运用于比赛过程中球队在某一时间发动的快速反击或者是防守反击阵型被破导致早早丢球。

后腰在一支球队中的战术地位毫无疑问非常重要,这个位置上的球员不仅要起到保护后卫线身前空档的重任,还要在进攻中利用自己精准的长传球技术起到后场向前传球的关键作用。放眼当今世界足球,即便是强如曼城、巴萨这样的攻势足球代表球队也会在自己的中场放置12名后腰,后腰的存在绝不代表球队具有消极的防守态度,反而更加贴合了当今现代足球愈发严苛的“攻守平衡”策略。考虑到451阵型中场人员的充沛性,即便确定了单后腰也并不代表这种阵型的站位就已经固定,这里为大家介绍的第1种单后腰阵型大概意思就是在拖后位置放置一名单后腰,单后腰的身前放置两位站位平行的中前卫,在他们身边的则是左边前卫以及右边前卫。

三中前卫的配置让451阵型走上了和本意背道而驰的道路,不少主教练为了加强球队在阵地防守时的后场人数优势,将三名中前卫中的一名撤下放置在后腰位置,这样一来球队的阵型就从451转变成了41414141阵型仍然隶属于451阵型,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451阵型的一大分支。单后腰的存在将原本空空如也的后卫线身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填补,对方球员想要通过简单明了的地面传控或者是过顶球直传将球权打入防守三区则变得愈发困难。同时后腰可以在球队由守转攻之时作为中场的一个节拍器将皮球率先分往中前卫或者边路球员脚下。

后腰球员在后场拿球后必然会吸引对方12名中场球员进行上压逼抢,这时候处于后腰前方的两位中前卫所受到的防守压力必然大幅减少,同时边路球员也有了更加充足插上的空间,这时候后腰球员便可以轻松利用巨大的空档进行长传球调度,这种技战术思路也是当今世界足坛对于后腰球员的最基本进攻要求。

这一种单后腰阵型是否有着自己的缺点呢?答案毫无疑问是有的,并且这种缺点在多次比赛之后体现的非常明显对于这位单后腰球员的个人能力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正如上文所说,这位单后腰在后卫线身前不仅要在防守时起到保护空档的重要责任,在进攻中还要作为除了后卫的第1名接球者充当节拍器的作用,一旦球权在后腰位置再次丢失,对方很有可能会轻松形成二次进攻的机会。

正是考虑到上面这一种阵型对于单后腰严格的要求,不少主教练经过实地实验之后创造出了另外一种451单后腰阵型,这种阵型简而言之依旧放置一名后腰在后卫线身前负责保护,而前方的两位中前卫则由站位平行转换为站位垂直即平行于球场之长,这种阵型就是我们通俗所讲的41131。

位于中前卫与后腰之间的中场自由人活动范围非常之大,这位球员在防守乃至于由守转攻时都可以回到单后腰身边进行协助,此时球队在防守状态时就相当于从之前的41131转化为4231。更为关键的是,即使一位中场自由人身位大幅回撤至后卫线身前也并不会影响球队发动由守转攻的反击,因为在单后腰与中场自由人身前依旧拥有一位中前卫以及位居边路的两位边前卫,中场自由人与后腰在后卫线身前的协助可以有效保证球队的球权不会第一时间被断,同时两位后卫线身前球员的持球也可以有效为中前卫以及两位边前卫的前插跑动创造时间。

总而言之,这一种单后腰阵型有效帮助球队扩大了中场拦截的层次感,中场自由人的存在可以在防守以及进攻中有效为自己的队友提供帮助,不过这也侧面对这位自由人的体能以及场上意识有了严苛的要求。那么这种阵型有没有在防守上的缺点呢?很明显,我们可以从上图中发现端倪:尽管中场自由人的存在可以有效帮助球队在中场的拦截以及反击更加具有层次感,但这样的人员布置必将导致中场两个边路的防守必须全部依赖于边前卫的积极回位,如果边前卫在由攻转守过程中没有及时回位参与边路防守,那么中场堪称垂直球场之宽的人员配置是很难将防守区域覆盖到边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