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陆垚的不同看法(下)

北宋大相公 思梦语 5091 字 2022-11-14

要说潘家,其实从和陆垚关系的紧密程度来说,在某种程度上,要比韩永合的韩家与陆垚的关系还要密切许多。

首先,就是潘文和陆垚的这一层交情。起初陆垚穿越到这里的时候,说实话当初陆垚第一次见到潘文的时候,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潘文是自己的狐朋狗友。要不是潘文第一次来找陆垚就说要去青楼,当时的陆垚对于这古代的青楼也比较感兴趣的话,他可能真要把潘文当成那种不学无术的富二代了。

后来,通过和潘文的一点点接触和了解,陆垚才明白,这潘文并不真的是一无是处,也不是说每天脑子里想的都只有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他父母对他疏于管教,而且,父亲潘元武本来就是个商人,所以文化程度肯定有限,再加上母亲对于潘文的溺爱,所以才让潘文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不过,陆垚一眼看出,潘文骨子里还是一个好人,还是有积极乐观的一面的,这也是为何潘文和陆垚的交情能够保留到现在的最主要原因。

反过来,潘家这边,起初,就算是陆垚给到自己秘方的时候,甚至于是之后又是将西红柿和土豆跟着潘元武又是签了一份合同的时候,潘元武对于陆垚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好感。

商人么,都是唯利是图的。潘元武这边对于陆垚的打探其实从来没有少过,他自然后来知道了,这陆垚穿越过来之后的第一笔巨额财富,是从自己这里赚取的。在潘元武看来,第一次出售秘方给自己,陆垚是因为钱,这点不错,陆垚到了这里之后,想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没有本钱是不行的,但是这古代又不是和现代一样,提供创业贷款,所以,陆垚只能将这些做菜的秘方卖给了樊楼。

不过,西红柿和土豆这次,陆垚也是选择了将这两种食材以后的种植权交给了潘元武。这一点,在潘元武看来,陆垚只不过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来稳定两家的关系。毕竟潘家和陆家在生意上的往来,在此之前也就是一个一锤子买卖的秘方交易罢了。

陆垚将西红柿和土豆的种植权交给潘元武,也就是卖潘元武一个人情,这樊楼和陆垚的合作程度再一次加深了。

潘文对于这件事,其实是十分感激陆垚的。因为之前的秘方,是一口价都卖给樊楼的,这西红柿和土豆两种食材包括后续的菜谱,菜肴制作,其实都是全新的品种,陆垚完全没有必要交给樊楼,若是交给其他的餐馆,那家餐馆一定会开出比樊楼更高的价格,而且,通过这两种食材,那家餐馆后期一定会成为樊楼的竞争对手。

面对着更大的收益,陆垚选择了放弃,他依旧选择了固定的合作伙伴,樊楼,和潘元武。潘文总觉得,这当中陆垚一定是考虑到了自己和他的交情,才会选择父亲潘元武继续合作的。

不过,这是十分看重义气的潘文的想法,到了大商人潘元武这里,思维自然是发生了转变。他觉得陆垚做出这个举动,是十分正常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一方面,他可以稳固和潘家的关系,和潘文的交情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如果他真的将这两种食材交给了其他餐馆,这分明是在和潘家交恶,搞不好最后樊楼直接出一个天价将那个餐厅直接收购了的话,这汴梁城中,陆垚在美食餐饮行业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虽说这当中隐藏的道理有的十分深奥,不过在潘元武看来,以陆垚此人的智商,绝对可以想到这些点。其实,自从陆垚第一次从自己这里买了秘方回去之后,潘元武就再也没有把陆垚当成和潘文差不多的年轻人来看待,而是把陆垚当作和张茂才一样的奸商来看待,用这种心态来和陆垚进行交流。

当然,除去餐饮这方面外,潘元武也从其他的方面了解了一些陆垚,对于陆垚这段时间以来被外界说的神乎其神的表现也是做了一些了解。在潘元武看来,这陆垚的确在经商方面是一把好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把自己的产业发展的风风火火,而且和自己不同,陆垚的产业,集中在各个方面,水泥、印刷、彩票等等,而且这些行业,单拿出来某一个,来和自己经营了这么多年的樊楼来作对比,其实都不落下风。

想到这里,潘元武不由得有些觉得陆垚这个人还是比较可怕的,单元将来不会跟他成为商业上的竞争对手。

而真正让潘元武对陆垚转变看法的,还是就刚刚发生的那件事情。自己的儿子潘文,他有几斤几两,潘元武自己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如果潘文真的是有本事,就不会给自己的蹴鞠队伍取名那么简单粗暴,直接叫樊楼队了,不过,这名字还是有一点好处,就是能够清楚明了的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餐馆,这样也从某些方面能够壮大樊楼的名气,这也是潘元武没有生气的原因。

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队伍的刺绣图案了,要说潘元武跟潘文一样,这琴棋书画是一窍不通,平日里潘元武一门心思都铺在樊楼的经营上,哪有时间去做这些风雅的事情?更何况,潘元武此人确实是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记得之前,和自己交好的一个豪门大户食客,曾经送了自己一副他高价买下的欧阳修做的画,不过最后潘元武还是没有收,并不是说他看不上这个食客,而是潘元武本人真的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就算拿回来了,最后也是会落灰的。那食客后来也知道了潘元武的性格,为了感谢在某些事情上潘元武的帮忙,直接包下了三天樊楼,宴请三天。

对比起欧阳修的画,潘元武对于赚钱更感兴趣。

所以,这樊楼队的刺绣图案,其实十分难住了潘元武,就在这时潘文说出了他的想法,想要将图案弄成樊楼一开始成立时候的样子,对于那个样子,潘元武自然是比谁都清楚,用这个图案作为队伍的标致,既可以代表樊楼不忘初心,又可以让其他人明确的了解到樊楼发展到现在所进行的变化和做出的努力。

潘元武十分满意,接着就夸奖了潘文。等到潘文开心的离开后,潘元武却是思考了起来,心说自己的儿子潘文,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开窍了?他竟然能想到用初代的樊楼作为刺绣的图案?再说自己刚成立樊楼的时候,这潘文的年龄……

潘元武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叫来了管家,刚才其实和潘文的对话当中,潘元武已经闻到了潘文身上的那一股酒气。而且,这酒气浓郁,并不是一般的白酒能够发出来的气味,这是陆垚酒中仙的五十度白酒独有的气味。

潘元武问起管家,这潘文今天出宫之后,还去了哪里。管家这边自然是询问起了下人,最后一番询问得知,原来潘文离开宫中之后,和陆垚去了樊楼用餐。

这下就能解释通了,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行自己再清楚不过了,看来这次这个刺绣图案的事情,是陆垚帮着潘文解决了。如果是他的话,想出这个不忘初心绝对不是什么难事。然而,陆垚却没有让潘文把是陆垚想出这个图案的事情告诉给潘元武,反倒是想要让潘元武觉得是自己的儿子想出来的这个图案,此举的目的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看来,除了商业上的合作,陆垚这孩子心眼也不坏,他跟潘文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既然他能为了潘家着想去做事,自己以后不管是生意还是生活上,陆垚如果遇到了难处,自己也要帮上一把才对。

潘元武对于陆垚的看法,因为陆垚几句话帮着潘文设计图案,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那么问题来了,陆垚会不会在给潘文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他说出这话最后到了潘元武那里会得到这个效果呢?

可能想过,但是陆垚这样一个不在乎自己在其他人眼中形象的人,应该也不会去为此大费周折。

也正因为陆垚做事情洒脱的这一面,让潘元武十分赏识。

潘家对陆垚的印象说完了,我们再来看看势同水火的那两大家对陆垚的看法。

先说曹家吧,国舅爷曹佾,次子曹评,这二位不得不放在一起去说。其实,这两个人对外,属于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角色。倒不是说二人刻意去营造这个印象,只不过这曹佾确实对于有些事情反应的有点慢,而且说话还是慢条斯理,也不愿意与人起太多争执,在外人看来,是一个比较好沟通的人。可是他的二儿子曹评可是一点从没有继承他父亲的这个脾气,反倒是个火爆脾气,从之前三家会谈吃饭的时候,直接张嘴就是一句老匹夫就骂向了韩永合,就能够看出他的人物性格。

其实对于陆垚来说,他倒是希望,整个曹家都跟曹评一样,直性子,火爆脾气,这样的话,以后和他们沟通倒是简单了,直来直去可是在古代最难能可贵的人物性格了。

曹佾虽说有些心机,面上也不会表现出来,只不过他的心思,基本上没有其他人知道,或许之后面对赵祯的时候,赵祯才能猜上曹国舅的心思。

就是这样的一对父子,对于陆垚的态度,倒是有些去别的。对于曹佾来说,一开始对陆垚的印象,和大多数人一样,没什么好感,只不过觉得陆垚是一个纨绔子弟罢了。后来听说这陆垚要和韩家联姻,曹佾这边自然是感觉到了威胁,为此也没少在陆盱的耳旁吹风,说那韩家小姐的坏话。

后来呢,陆家因为陆垚出走,回来后又是大闹了一通,于是最后和韩家解除了婚约,这可把曹佾高兴坏了,他趁机而入,和陆盱就订立了曹菡和陆垚的婚约,本来以为已经十拿九稳,而且也借机能把陆盱拉拢到自己这边来的时候。谁知道那陆垚竟然反复无常,去了趟韩家,当场变卦,最后竟然鬼使神差的又和韩韫玉恢复了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