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拔才、擢臣(六)

清明祝 古桥头 1041 字 2022-11-13

百官渐已在殿上到齐,太子对这样的场面习以为常,只静静地等待着,并不去计具体的人数。可当众人站定队列之后,眼看着门外已不再来人了,才意识到缺了一员。

“谁还没到?”太子拂袖问道。

宿宗善用眼扫了扫四周,随即拱手答道:“禀殿下,叶兵部不知何故,尚未赶至。”

太子面色不悦:“叶永甲就算不来,也当递来奏本,述明理由才是,无端缺席,成何体统?速着人去兵部相问!”

于是唤出一个小太监,往兵部探听消息,不一会儿便拿了一张报呈回来,跪奏说:“奴才去了兵部,只见得蔡侍郎一个人出来答话,说叶尚书忽发晕眩,身体不支,暂时在书房养歇。待片刻恢复了精神,即来与议。有蔡侍郎写的报呈为证。”

“殿下莫听兵部搪塞,”曾粱义形于色,极力谏道,“叶永甲近日并未患过什么大病,身体康健得很,怎会突然晕倒?应叫太监进屋探视一眼,果无欺诈,臣等方才信服。”

太子正要有点头的意思,见陈同袍忙又言道:“芗之太过莽撞了。若因此就疑神疑鬼,要把架势拉起来,撕破脸皮地斗,于朝政大局实是不利。不如都沉住性子,等一等吧。”

太子听了这两边的建议,一脸惶惑,是愈发拿不定主意了,谁知过湘人还来扰他的情绪,放声进言:“太子殿下,推选之议不能拖延,若一味以群情平和为重,则大事误矣!他不来就算了,我们商讨我们的!”

“好了,好了,”太子揉了揉太阳穴,随后轻一摆手,平息了众议,“诸位所言皆有道理。然而叶永甲毕竟是国家重臣,不可或缺,应耐心地等他一会儿,但绝不能为了此事另改日期。一旦久时不来,即行推举!”

崔乙奉了叶永甲的吩咐赶回中书省,见胡重廉气色如常地在屋里坐着,心中虽忿,但如今没心情与其相争了,上前匆匆问道:“胡大人,那个书办又来了没有?”

“没有,”胡重廉清闲地捋着胡须,微瞥了他一眼,“我不是叫他去歇息了?这么好的天气,估计是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