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页

帅帐中,李嗣源独自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信使已经被禁闭起来,以免消息走漏了。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只能粗粗认得几个字,但李嗣源本人十分聪颖,方才信中的内容仿佛刻在他的脑海里一般。

“吴军北上,洛阳失守,李从珂北走河内,段凝所部已降于吴军,形势大坏!肯定陛下返京,以定大局!”李嗣源口中喃喃自语道,信中那寥寥数语,便已经勾画出了眼前糟糕的形势。显然北上徐州的这支吴军只是吕吴整个宏大攻势的一小部分,另外一支吴军已经出南阳,直入洛阳,击破李从珂,直逼汴京,河东的张承业和幽州的周德威知道后会怎么做呢?谁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顿兵徐州城下的自己已经成为了一支孤军了。

“如果自己留守汴京,如果李从珂能够不败的那么惨,如果……”李嗣源猛地抱住自己的脑袋,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李嗣源猛地转过身来,正好面对一面铜镜,镜面反映出了他的面容,肌肉扭曲,目中满是猩红色的血丝,一副穷途末路的样子。李嗣源猛的举起铜镜,狠狠的摔在地上,将其摔了数块,狠狠的用脚在上面践踏着。

这时外面的亲卫听到动静冲进帐来,正好看到李嗣源这般模样,被吓了一跳,呆呆的答道:“陛下——”

“出去,都给我出去!”李嗣源失态地吼道,亲卫们不知所措的对他躬身拜了一拜,手忙脚乱的退了出去。李嗣源气喘吁吁地站在那里,过了半晌功夫方才颓然的坐下。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快的将大军撤回汴京,只要能够保住军队,在这个乱世里,就还有机会。

“来人!”李嗣源大声道:“传令下去,今天晚上开始,退兵!骑兵先走!我三日内必须返回汴京!”

“三日?”一旁的行军司马目瞪口呆地看着李嗣源:“陛下,这也太匆忙了吧,不说别的,汴京离徐州有六百多里路,步卒肯定是赶不回去的,就算是骑兵,回去马也都废了!请陛下三思!”

李嗣源强压下心中的烦躁,道:“好,那就五日吧,再也不能晚了!”

第157章 时运

行军司马咽了一口唾沫,他看了看李嗣源的脸色,心知他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若是自己再开口劝谏,只怕倒霉的就是自己了。只得躬身道:“喏!”便转身退下。行军司马退出账外后,李嗣源一个人站在帐中,脸色便如同锅底一般,他岂不知道这般狂奔回汴京,辎重器械要尽数舍弃不说,就连步卒只怕都要损失不少,和打了一场大败仗都差不离了。可如果不尽快赶回汴京,后路一旦出事,那就是满盘皆输了。想到就在不久之前,自己登基称帝,志气满盈,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为;而转眼之间形势便急转直下,当真是世事无常呀!

正当李嗣源在帐中慨叹世事无常的时候,徐州城上的守兵也注意到了城外敌军的异常行动。待到吕润性与敬翔等人上得城来,远远望去,只见城外大队晋军正在缓慢集中并向远处移动,有些营地升起黑烟和火光,一副突遭大变的模样。

“敬公!”吕润性向敬翔问道:“看晋贼这般模样,莫非是援兵到了?”

敬翔凝神看了半晌之后答道:“殿下,依老臣看,还是持重为妙,说不定这是城外晋贼的诡计,想要引守兵放松警惕,而有机可乘。再说现在城外的泥土还没湿软的很,士卒也无法出城,不如静观其变的好!”

吕润性点了点头:“敬公所言有理,想不到这放水之计现在倒是便宜晋贼了!”

“殿下请放心!”敬翔笑道:“看这天气,地面最多再有个三两日便冻硬了,晋贼偌大的营盘,又岂是三两日就能走完的,到时候以轻骑附尾追击,定然会有不少斩获!眼下城中兵不过三万,殿下身负一国之望,还是莫要弄险为妙!”

“敬公高明,果然是老成谋国!”周围的吴军将佐赶忙齐声应和,这些人虽然也立功心切,但都知道只要这次吕润性没出事,就凭着自己和其共处围城之中的情分,将来也不愁没有升官进爵的机会。现在城外的李嗣源也是打老了仗的,这种敌前退兵只怕都会留有厉害的后招,为了些许小利追上去要是万一储君有个闪失,那可就因小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