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页

“加紧攻打,明天天明便先让士卒将粱帝北遁的消息散布出去,同时以炮火猛轰南门、西、东三门,留下北门不攻。”

吕润性点了点头,答道:“围三缺一,这个我明白,但为何不让霍彦威入城劝降?这样岂不更快!”

“殿下,人心难测,此人家眷又不在此地,现在说得好好的,回到城中又变了主意的,也是大有人在,军国大事岂能寄托在一个降将身上。”陈允沉声答道:“再说李振手中还有十万大军,若非将其打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李振也绝不会那么容易归降。如今这天下,任你嘴皮子多有能耐,若是没有刀把子在后面,还是顶不得事的,咱们还是多做些准备好。”

“陈公所言甚是!”吕润性点了点头:“那天一亮就加紧猛攻,打得差不多了,再派那厮进城说项如何?”

“如此甚好!”说到这里,陈允看了看躺在榻上昏睡不醒的吕方,走到吕润性身旁,压低声音问道:“殿下,攻下邓州之后,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吕润性讶异地看着陈允,反问道:“自然是趁势进取宛洛之地呀,这不是过去计划好的吗?陈公你也是知道的。”

“可现在中宫驾崩,情况已经大变,殿下你还要在外领兵吗?”

“那是自然,使者也只是请父王回建邺,再说大军在外,总得有人指挥吧!”

“殿下!”陈允整理了一下思绪,低声道:“你可知道为何中宫驾崩,王大将军便遣人请大王回京,吕大将军也从淮上赶回?”

“这个?”吕润性微微一愣,答道:“父王与母后伉俪情深,母后驾崩大王返京去见上最后一面这也是人之常情吧,吕大将军便和母后亲弟弟一般,回京这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呀?”

“殿下你天性纯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陈允摇头叹道:“大王出镇武昌,便以王大将军为留守。大王与吕大将军乃是贫贱之交,又是同族,为何不将建邺这个根本之地交给吕大将军,而是交给王大将军这个外姓人呢?”

“这个?”吕润性犹豫了片刻,小心答道:“想必是王大将军虽然是外姓人,但却对父王忠心无比,二十多年来办事都没有出过什么差错,大王对他信重的缘故吧?”

“大王信重王大将军,就不信重吕大将军了?而且殿下可曾注意到,当年大王在安润州麾下时,每次出征就是以王大将军为留守,难道这是偶然吗?”

“这个?那陈公你以为是何原因?”

“这是因为王大将军不姓吕。”陈允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口中吐出这句话:“大王乃是赘婿出身,起家根本就是吕氏一族,吕氏族人在亲军中的潜力非同小可,夫人又是吕氏宗女,在军中也极有威望。大王出征,若是留守将领也是吕氏族人,若是和夫人加在一起,其势力就太大了!可若是王大将军,他并非吕氏族人,无法控制中低层军官多为淮上人士的殿前司宿卫亲军,而夫人也无法控制王大将军,两者之间正好形成了一个平衡,这样一来,大王才能安心出征呀!”

听了陈允这一席话,吕润性默然了半晌,虽然从感情上他很难接受陈允方才所说的,但稍一思量,他就明白对方所说的相当一部分是事实,至少说非常接近事实。过了半盏茶功夫,吕润性重新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低声问道:“你跟我说这些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