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正当吴七在那边默默祝祷,那骑士已经到了近前,随着一声长嘶,那骑勒住了马匹,喝问道:“兀那店家,这里离杭州城还有多远?”

吴七上前答道:“约莫还有三四里,客官您打哪儿来呀?”

吴七此时走的近了,才看清了那骑士大半,只见其嘴唇皲裂,脸上满是尘土,浑身上下好似水洗了一般,满是汗水,本是条铁打的汉子,可此刻连腰都直不起来了,伏在马背上说话,也不知赶了多远的路。听到吴七询问,那汉子警惕起来,一鞭便打在吴七的脸上,骂道:“好大胆子,竟敢套某家的话,若非时间匆忙,便要了你的脑袋。”骂完后,便打马往杭州方向赶去。

吴七莫名其妙地吃了一鞭,脸上只觉得火辣辣的疼,却又不敢回骂,待到那骑士远了才敢开口骂道:“兀那狗贼,活该你累的半死,最好落马跌断了你的脖子。”他骂了两句,又害怕那骑士回头遣人来找自己的麻烦,赶紧回头收拾家什赶回家不提。

那骑士一路打马,可到了后来,任凭他如何鞭策,胯下的马儿却是越来越慢,显然是精力已竭,随时都有倒毙的危险,可想起自己此次带来的信息的重大,不由得心急如焚,只得冒着随时被摔伤的危险发力驱策,好不容易已经能看到北门城楼,他赶紧跳下马来,落地却站得不稳,摔倒在地,原来在马上呆了久了,两条腿早已发麻,不听他使唤了,那汉子也顾不得这么多,按摩了一会儿腿脚,稍能动弹便向北门跑去。

正午时分的北门本没有什么行人,守兵正无聊的紧,突然看到一条汉子连滚带爬的跑过来,显然是疲惫到了极点,显然绝非寻常客商,赶紧围了上来,正要喝问,却只见那汉子从腰间取出一块银牌来,急道:“快带我到镇海节度府,我有紧要军情要禀告相公。”

守兵中有个眼尖的,已经认出这银牌乃是军中校尉一级军官才能有的腰牌,赶紧将那汉子扶进北门,通传上去,那汉子也坚忍的很,分明已经饥渴疲惫到了极点,却是没口子的催促要前往镇海节度府,惹得守兵们不住的揣测,到底是何等重大的消息,莫非是淮南杨行密死了。

镇海节度使府,此时大门洞开,一个矮胖汉子身着绯袍,正是陈允,正厉声催促,身后四五名军士抬着担架,担架上正是方才那名骑士,陈允那种丑脸上,平日里那张镇静自若的表情早已荡然无存,此时满是惶恐,仿佛有什么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一般,只是不住的催促抬担架的士卒,一路往节堂赶去。

第171章 天崩(二)

此时正是一日当中最热的时候,空气里好似点了一把火,陈允的额头上大粒的汗水不住的冒了出来,不一会儿,袍服的胸前便湿了一大块,可他连擦拭一下也顾不得,只是奋力前行,自从攻取杭州之后,陈允便暗中以宰相自许,益发注意气度举止,平日里唯恐多说了一句话,多走了一步路,可今日却不知发生了何等事,将往日里那番修饰注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转眼之间,一行人便到了沈丽娘所居的那处小院,从府门守吏口中得知,昨夜里吕方便是留宿在此处,守在门口的胡姓老兵见来者是陈允,赶紧打开院门,那老兵是淮上旧人,资格甚老,由于在丹阳时断了右臂,无法上阵,又是孑然一身,无人奉养,吕方便将其安排在府中做事,算是与他奉养,平日里也无人以寻常仆役相待,便是沈丽娘看到了,也要叫上一声胡老爹,加上此时吕方势力初成,也没有后来那么多繁文缛节,这胡老爹看到陈允这般匆忙,上前笑道:“陈掌书这般匆忙,又有何等要事,昨夜相公睡的甚迟,只怕现在还高卧未起,不如且先在老朽这里喝口水,待通传一声可好?”

陈允此时正是心急如焚,见那守门老兵居然还敢开口打听,更是发作起来,怒喝道:“你也是军中出来的,这等军机大事还敢开口?若非看在你这断臂份上,立刻便拖下去乱棍打死,还不快去通传主公?”

那守门老兵被陈允削了脸皮,虽然心中恼怒,可也知道是自己说错了话,赶紧进去通传,不一会儿便回来通报说请陈允进去。陈允回身扶起那信使快步进得屋来,只见吕方坐在椅上,身上只穿了件月白色单衣,未着外袍,身后的沈丽娘正替他整理发髻,显然是刚刚起来。吕方看到陈允这般模样,随口调笑道:“你怎的这番模样,莫非天塌下来了不成?”

听到吕方的调笑,陈允脸色却越发凝重起来,沉声道:“不错,正是天塌下来了。”

听到部属这般回答,吕方也收起了轻佻的神情,正要开口询问,陈允已经上前一步,在吕方耳边附耳说了一句话,吕方顿时神色大变,沉声问道:“你确定无疑?”

陈允点了点头,回头对那信使说道:“你将事情原委详细向主公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