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页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1959 字 2022-11-11

王师入此之后,寺庙虽然多有摧毁,但也剩下大量残迹,哪怕是以沈大将军挑剔眼光来看,这些琉璃瓦的工艺,都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层次。

若是能在魏州形成此类产业集群,随着天下一统,各方民生逐渐恢复,建筑方面的需求更大,琉璃瓦这种高端材料绝对可以成为热销各方的货品,足以支持这一项工艺成为魏州的支柱产业。

有了商贸上的往来,便会有人情风物上的沟通,这对于河北真正融入行台或者说未来的新朝治下,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外,这当中所产生的惠利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

因此,当顾昌在席中直接言及这些行业前景的时候,在座这些邺地乡流们一个个也都惊叹不已,充满向往。特别是那个本就产业诸多的乡人王氏,更是乐得眉开眼笑,甚至主动捐输青砖数万方,用以支持邺城的营建,豪气之余,也不乏商贾的精明,希望在这位新任使君关照下,能够始终保持自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对于顾昌与在场乡流的沟通与交流,沈哲子乐见其成。河北的潜力当然不止于此,其地能够长久的领先于江东,自然有其道理。哪怕羯国仅仅只能维持相当粗暴简陋的统治,仍然能够支撑其国一度统一整个北方。未来此境整体入治,自会成为新朝重要的版图支撑。

之后用餐完毕,沈哲子也并没有即刻起身离开,饶有兴致的让人奉上一整套的茶饮器物,便在厅中继续请人饮茶。

所谓的沟通与交流,除了要给河北当地挖掘他们的工艺潜力与价值,当然也需要有所输送。茶叶作为这些年行台一直力推的饮食商品,沈哲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要向河北时流展示如今在河洛已经蔚然成风的饮茶文化。

第1466章1461 茶艺玄技

历史有很多侧面,而任何一个微小的领域,若能由小及大的深入去探索,都能带出一部波澜壮阔的演变史。

饮食一道,同样如此。民以食为天,饮食风俗的演变,较之帝王将相的悲欢成败所展现出来的诸夏神州人情风物同样不遑多让。

饮食风俗所表现出的地域割裂,沈哲子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段子,就是南渡之初北方世族的代表王导宴请江东陆玩,陆玩于王导府上食酪致疾,后向王导寄笺言道:仆虽吴人,几为伧鬼。

如此一桩轶事,放之后世不过是饮食不协的笑谈,然而放在南渡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却体现出南北之间的隔阂与矛盾,方方面面的格格不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南北之间又怎么能够达成彼此亲密无间,通力合作,北伐杀胡?

沈哲子也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南北时流俱都认可的北伐领袖,最基本的一个前提并不在于他所创功业多少,而在于他以南人的出身获得肃祖认可,成为东晋朝廷的驸马帝婿。获得了北方世族上流认可,本身又有着江东深厚的民意基础。

当年哪怕面对着种种刁难,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使自己成为一个南北能够达于真正合流的标志人物,这是沈哲子身上一个最大的优势。

讲回饮食一道,饭稻羹鱼,这是司马迁于《史记》中所总结的南人基本饮食结构,哪怕千百年后仍然如此。神州沃土,地大物博,各地都有其不同的饮食习惯,哪怕到了后世真正物质充沛的年代,各种饮食习惯仍然根深蒂固,积重难改。